-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语文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登高》教学设计
从语文教育心理学角度分析《登高》教学设计
; 的相关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设计,以下是笔者运用语文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对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朱正忠老师的一篇教案(节选)杜甫《登高》进行的粗浅分析。 ; 一、教学目标 ; ①学生能调动已有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通过吟咏对古代诗文进行鉴赏,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 ; ②了解杜甫生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 ③通过对意象的赏析,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 ④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 二、教学重难点 ; 通过对意象的赏析,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 ; 三、教学过程 ; (一)导入(略) ; (二)背景介绍 ; 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当时诗人正因为“安史之乱”而客居四川,那年他55岁,动荡的社会,漂泊的生活……(略)就写下了这首千古名作,被后世誉为“古今七律第一”。 ; (三)整体感知 ; 1.教师范读,以《二泉映月》作背景音乐。 ; 2.学生自由读,揣摩作者的情感。 ; 3.学生齐读。 ; (四)文本研习 ; 1.这首诗的哪几句是写景,哪几句是抒情? ; 【明确】前四句(首联和颔联)写景,后四句(颈联和尾联)抒情。 ; 2.首联共描写了哪几种景物?作者分别用了什么词加以描绘? ; 【明确】六种。风、天、猿啸、渚、沙、鸟;又分别用“急”、“高”、“哀”、“清”、“白”、“飞回”加以描绘。 ; 3.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和飞鸟,各给人什么感觉?试设身处地去想象。(提示: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 ; 4.1-2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 【明确】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语调要低,语速要慢,读出悲哀之情。 ; 5.颔联又写了哪几种景物?面对这样的景物,诗人杜甫又会想到什么?(提示:联系作者当时的心境) ; 【明确】看到落叶飘零,杜甫肯定想到自己像树木一样,已是晚年,已经到了生命的晚秋,而自己仍然一事无成,从而感叹生命的短暂。 ; 6.指名1-2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 ; 【明确】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读出悲壮的气势。 ; 7.面对眼前如此的景象,杜甫登高时的感受如何?试用文中的一个字概括。 ; 【明确】“悲”。 ; 8.诗人把重重“悲”凝聚在句中,前人评这两句“言简而意深,一语胜人千古”。仔细品味,这14个字含有层层悲愁:他乡作客,一可悲;经常作客,二可悲……除此之外,你还能理解出几层悲? ; 【明确】深秋作客、老年作客、疾病缠身、孤独一人登台。 ; 9.造成杜甫愁苦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 【明确】时世的艰难,连年的战乱,由“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可知。 ; 10.一生翻译“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教师明确。 ; 【明确】在国势艰难的时候,我极度/非常痛恨自己已经老了,以致两鬓班白了,再也不能为国效力,表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思想。 ; 11.请同学们再认真想想,这里的“艰难”仅指国家艰难吗? ; 【明确】不仅是国家艰难,更是个人艰难。 ; 12.人在不得意的时候,常常借酒浇愁,此时的杜甫状况又如何呢? ; 【明确】此时的杜甫由于身体原因,已经不能再饮酒,因此有愁却不能解,只能郁结心头。 ; 13.指名1-2位学生朗读最后四句,教师指导。 ; 14.齐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悲。 ; (五)总结 ; 通过《登高》这首诗,作者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更抒发了自己一生不得志,到头来穷困潦倒、功业无成的悲叹,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最真诚的心灵独白,由此,我们能够感受什么是“诗从肺腑出”! ; (六)作业布置 ; 1.背诵全诗。 ; 2.完成《学习与评价》相关内容。回顾以上整篇教案,首先,教学目标设定比较全面,涵盖了我们关于阅读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根据语文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应包括内容知识目标,基本技能和高级技能目标,阅读动机和情感态度目标等方面。教案中“了解杜甫生平及其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属于内容知识目标。教学目标③“通过对意象的赏析,体会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体现了高级技能目标。教学目标④“通过对诗中关键字词的把握,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既体现了基本技能目标,又体现了情感态度目标的要求。但教学目标的设计和陈述应条理清晰,不同类型目标应分别陈述,避免混淆在一起以便于发挥目标对于学生的导学功能。同时目标陈述应明确具体,便于实行,便于进行测量和评价。尽量避免使用“了解”、“体会”这一类表述较模糊的词语,可用“指出”、“描述”、“说明”等有一定限制性的词语。教案中目标一表述显得过于空泛,“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文学素养”这种目标和课程总目标一样宏观,显然不应该作为某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目标三是技能目标而紧接着目标四中既有技能目标又有情感态度目标,这样设计显得有些混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务员管理有关业务流程图.pdf VIP
- 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97年版.pdf VIP
- 《建筑结构平法识图》课程标准.doc VIP
- 《税法》课程思政说课.pdf VIP
- 2025款比亚迪秦PLUS DM-i智驾版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易飞ERP操作手册.pdf VIP
-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等保2.0)3级建设内容设计方案 .pdf VIP
- 不动产登记代理人《不动产权利理论与方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