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试卷21年3月
语 文
卷I(共40分)
一、(共16分,每小题4分)
1.下列各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叶韵(xié) 应(yīng)届 嘈(cáo)杂 瑕瑜互见(iàn)měng) 框架(kuāng)òng)
C.炮烙(luò) 翘楚(qiáo) 剽(piāo)窃 锲而不舍(qì)
D.揶(yé)揄 奢靡(mí) 兴(xìng)奋 恬不知耻(t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赋予 急功尽利 因地制宜 沉湎其中
B.戡乱 山洪爆发人所不耻出人投地兵慌马乱A.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中学校长推荐制”是北京大学在2010年即将推行的一种自主招生政策,目的为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为不同类型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D.杨毅认为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的主要精力并没有聚焦在与中国的关系上,而此次访华将对奥巴马最终制定自己的对华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A.B.黄某下车后发现被压在车下伤势严重,遂与某立即逃离现场,订立攻守同盟但逃逸案成功告破C.最近很多媒体指出,以色列之所以敢于在加沙大开杀戒,滥杀无辜,其根源是美国的一味袒护,甚至是暗送秋波。
D.本·拉登传出风声说要行刺美国总统布什,美国又几乎没有获得有关本·拉登下落的任何有价值的情报,因此美国人陷入庆父不死,鲁难未已的恐怖之中。iǔ):习惯。③版:表示墙的高度和长度。一般认为高二尺、长八尺这一版。④安邑:魏的都城,下文的“平阳”是韩的都城。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不备,难必至矣 难:灾难、灾祸
B.智伯不悛,絺疵请使于齐 悛:悔改
C.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 伤:妨碍
D.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 致:归还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智伯“好利”的一组是( )
①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 ②智伯请地于韩康子
③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 ④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
⑤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 ⑥智伯以絺疵之言告二子
A.①③⑥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智伯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索要土地,韩康子、魏桓子慑于智伯的威势,满足了智伯的要求,而赵襄子拒绝了智伯,遭到了引水灌城的攻击。
B.段规和任章的劝说之辞,均能抓住智伯的性格弱点,分析了事情发展的必然性,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保全了各自的君主。
C.絺疵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见微知著的难得人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用,后来自请出使齐国。
D.智伯无故索要土地和他不听臣下劝谏,都突出地表现了他利令智昏、刚愎自用的性格弱点。
卷II(共60分)
四、(共23分)
11.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6分)
答:
(2)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4分)
答:
1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8分)
读长恨辞
宋·李觏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王不动心。
马嵬
清·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两首诗都是读《长恨歌》后所抒的感慨,这两首诗感慨的对象及内容是否一致?请简要阐述。(4分)
答:
(2)第一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4分)
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选择题100道.docx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中的应用.docx VIP
- 设备质量保证措施.pdf VIP
- 数学教案_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 GZ-2022062 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正式赛卷完整版包括附件-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正式赛卷.docx
- 信息技术在乡村学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下册粤教版(主编:徐长发)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教师党课讲稿: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最新.doc VIP
- (word精品)2022年甘肃省兰州市诊断考试(一诊)数学试题(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