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数据处理新理论实验一二.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测绘数据处理新理论实验一二

实验一:协方差建模与估值 协方差建模 沿着一山脊线到山顶,已知高程点之间水平间距为10米等间距,设宽平稳,求(1)求该列高程的协方差函数,并用EXCEL拟合。(2)求该列高程的半变异函数,并用EXCEL拟合。 点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水平间距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高程 66 69 71 75 77 74 75 72 69 66 65 64 62 59 建议用EXCEL计算。绘图先列出2列数据,然后插入图表,散点图,确定后按右键,然后添加趋势线,选多项式,选2次,3次,4次,5次,选项中显示公式,显示R平方值。选择R最大为最后结果。4次结果最好,R2 = 0.9565。 二. 最小二乘推估等方法值计算 已知及四个已知点如表,其中d为距离立,以10米为单位。计算P点高程。1.距离平方反比加权法 2.最小二乘推估法  3.克里格法 点名 X Y 高程 A 20 30 136 B 10 20 132 C 2 5 127 P 11 12 待求 实验三 抗差估计法计算实验 如图1,由5个已知高程点A、B、C、D、E向G点作水准测量,(各已知点高程为0.000),由此求得G点的五个观测高程及路线长度如表1(引自:于宗俦等,测量平差基础(修订本,测绘出版社,P298-299))。 以10公里路线的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值,求G点高程平差值及其中误差。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多少? 如果将的粗差,用LS 法求G点高程平差值。并用数据筛选法检验法检验出超限观测值后的平差结果。() 如果将的粗差,试用一次范数定权法(1班同学)或者用(2班同学)定权,求出G点高程平差值及其中误差。并与前2种情况比较。      表1   观测数据表 编号 观测高差(m) 距离(km) 1 112.814 2.5 2 112.807 4.0 3 112.802 5.0 4 112.817 0.5 5 112.816 1.0 实验二:抗差估计法计算实验 如图1,由5个已知高程点A、B、C、D、E向G点作水准测量,(各已知点高程为0.000),由此求得G点的五个观测高程及路线长度如表1(引自:于宗俦等,测量平差基础(修订本,测绘出版社,P298-299))。 以10公里路线的观测高差为单位权观测值,求G点高程平差值及其中误差。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多少? 如果将的粗差,用LS 法求G点高程平差值。并用数据筛选法检验法检验出超限观测值后的平差结果。() 如果将的粗差,试用一次范数定权法(1班同学)或者用(2班同学)定权,求出G点高程平差值及其中误差。并与前2种情况比较。      表1   观测数据表 编号 观测高差(m) 距离(km) 1 112.814 2.5 2 112.807 4.0 3 112.802 5.0 4 112.817 0.5 5 112.816 1.0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