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8《醉翁亭记》课件专用课件
醉 翁 亭 记 欧 阳 修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谥号文忠。庆历中任谏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滁州知州。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有《欧阳文忠集》。 1.朗读背诵,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行文思路。 2.发挥想象,再现美文的意境,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3.抓住“文眼”,感悟作者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心情及“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学习目标 (一)准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听读课文:学习朗读,把握字音、停顿。 2.自由朗读:注意朗读的韵味、节奏及停顿。注意读好骈散结合的句式。 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二)疏通文意,把握内容: 小组合作探究,边读边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并记下探究过程中不懂的问题。 看图片,读句子,说大意。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野芳发而幽香”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清幽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 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一片浓阴, “风霜高洁” 风高霜洁,天高气爽, “水落而石出” 水流减少,石头露出,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看看亭名由何而来?太守为何取号为“醉翁”?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给它命名。 太守即欧阳修,因其“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号“醉翁”。 跳读课文,看看文中贯穿全文,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作者围绕这个字,写了哪些具体的景和事? 围绕“乐”,写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山间朝暮之景、四时之景;还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归。 1.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 感悟意境,游赏醉翁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为我们描绘这如画的风景的? 空间的变换: 时间的推移: 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 晦明变化图—四季风光图 3.第三段分几个层次写游宴的?文中怎样写滁州百姓之乐? 分四个层次来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写滁州百姓之乐: “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4.你从滁州百姓之乐中间有没有感受到太守之乐?如何理解太守的“乐其乐”? 滁人欢乐情形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滁人游”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老人孩子,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能与民同乐。 5.作者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你认为真的仅仅在于山水之间吗?文章怎么把“醉”与“乐”统一在一起的? 本文记亭,记山水,处处显示的是太守本人的情绪,贯穿全文的是一个“乐”字。群峰争秀,泉泻峰间,亭临泉上,太守醉乐其中,醉看山间佳秀,乐看游山之人。百姓兴高采烈出游,可见生活安定,经济富足。太守为此而乐,醉是表象,乐是本质。末段“醉能同其乐”将二者统一了起来,点明了题旨:醉翁之意,本质在与民同乐。这正是他的政治理想。 细品文中流露作者情感的语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披文入情,体会作者情感 “自号曰醉翁也”——作者39岁号醉翁,隐藏了他对岁月蹉跎的感慨:功业未见,韶华已逝。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被贬的情况下还能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足以说明其旷达。 文章表露他随遇而安的旷达胸怀的同时,也隐含了一丝失落和无奈,但是欧阳修没有沉沦,他能将民之乐作为己之乐,与民同乐,这是何等积极的人生态度啊! 1.体会匠心独具的构思美。 品读语言,析特色,悟匠心 《醉翁亭记》 用一个“乐”字贯穿全文,犹如金线串珠。文章时而山色露布卷面,时而水流泻进画幅,时而喧鸟鸣于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