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器的驱动.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继电器的驱动

继电器的驱动 重庆科技学院 刘显荣 2012.3.22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单片机IO的驱动能力 P0口的驱动能力较大,当其输出高电平时,可提供400?A的电流; P0口输出低电平(0.45V)时,则可提供3.2mA的灌电流,如低电平允许提高,灌电流可相应加大; P1、P2、P3口的每一位只能驱动4个LSTTL,即可提供的电流只有P0口的一半; 继电器线圈需要流过较大的电流(约50mA)才能使继电器吸合,一般的集成电路不能提供这样大的电流,因此必须进行扩流,即驱动。 因此,要用单片机控制各种各样的高压、大电流负载,如电动机、电磁铁、继电器、灯泡等,不能用单片机的I/O线来直接驱动,而必须通过各种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来驱动。 常用三极管参数(参考) 注释: PCM是集电极最大允许耗散功率。 ICM是集电极最大允许电流。 BV(CEO)是三极管基极开路时,集电极-发射极反向击穿电压。 fT是特征频率。 hFE是放大倍数。 三极管驱动继电器的参数 从上面的继电器线圈参数得知,继电器工作吸合电流为0.2W/5V=40mA或5V/120Ω≈40mA。 三极管的选择: 1) 功率PCM:大于5V*继电器电流 (5*40 mA = 0.2W)的两倍; 2) 最大集电极电流(ICM):大于继电器吸合电流的两倍以上; 3) 耐压BV(CEO):大于继电器工作电压5V,可选10V以上; 4) 直流放大倍数:取100。 5) 三极管可选:PCM(0.4W↑),ICM(80mA↑),BV (10V↑) 三极管基极输入电流:继电器的吸合电流/放大倍数=基极电流(40mA/100 =4mA),为工作稳定,实际基极电流应为计算值的2倍以上。 基极电阻:(5V-0.7V)/基极电流=电阻值(4.7V/8mA =3.3KΩ)。 续流二极管的作用 继电器驱动电路的一些注意事项 要与强电隔离和采取抗干扰措施,否则容易出现乱码和死机、重启 三极管的基极对地要有一个下拉电阻,防止误动; 大电流工作时,继电器触点应安装RC消火花电路; 三极管与单片机连接之间应采用光耦进行隔离; 继电器供电的电源与单片机5V要不共地。 多继电器的驱动-ULN2003 电流增益高(大于1000); 带负载能力强(输出电流大于500mA); NPN晶体管矩阵,集电极开路输出,故可直接驱动继电器 ; 温度范围宽(-40~85℃); 工作电压高(大于50V)。 * 工业生产现场,控制对象是电磁继电器、电磁开关或可控硅、固态继电器和功率电子开关。 能否用MCS-51片内的I/O口直接驱动它们呢? 继电器 接触器 电动机 阀门 线圈 触点 常开触点 常闭触点 主要技术参数 触点参数: 触点负载: 3A 220V AC/30V DC 阻 抗: ≤100mΩ 额定电流: 3A 电气寿命:≥10万次 机械寿命:≥1000万次 线圈参数: 阻值(士10%): 120Ω 线圈功耗:0.2W 额定电压:DC 5V 吸合电压:DC 3.75V 释放电压:DC 0.5V NPN三极管驱动 PNP三极管驱动 NPN 晶体管驱动时: 1、基极高电平→晶体管饱和导通→集电极低电平→继电器线圈通电→触点吸合。 2、基极低电平→晶体管截止→继电器线圈断电→触点断开。 PNP晶体管驱动的优点: 1、单片机IO端口的低电平驱动能力较强; 2、避免单片机上电时IO为高电平,造成继电器误动作 85 ~ 300 190 25 1.5A 1 NPN 8050 60 ~ 300 200 25 1.5A 1 PNP 8550 60 ~ 1000 -- 50 100 0.625 NPN 9014 64 ~ 202 -- 40 500 0.625 PNP 9012 hFE fT(MHZ) BV(CEO)V ICM(mA) PCM(W) 极性 型号 1、三极管由导通变为截止→继电器绕组感生较大的自感电压→它与电源电压叠加→控制继电器线圈的三极管的e、c两极上→发射结(e—c)有可能被击穿。 2、为了消除这个感生电动势的有害影响,在继电器线圈两端反向并联抑制二极管,以吸收该电动势。 3、自感电压与电源电压之和对二极管来说却是正向偏压,使二极管导通形成环流。感应的高电压就会通过回路释放掉,保证了三极管的安全。 + - - + *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