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漳州正兴学校2009-2010学年上学期-宜宾市一中
四川省宜宾市一中高2015级2016-2017 学年下期第2周
选1-2《北魏孝文帝改革》教学设计
设计人:唐仕益 审核人:陈红
教师 唐仕益 授课时间 2016年 2月25日 课时 6 课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 课型 新课 教学目的 1.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理解。 难点 1理解孝文帝改革背景中的主要矛盾;2.加强对孝文帝改革内容的理解。 教学
环节 说明 备注
教
学
内
容 复习 前面我们学习了商鞅变法,知道商鞅的变法让秦国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完成了对天下的统一,造就了强大的中央帝国。
新课预习 1要求学生自主看书,将练习册上的知识梳理完成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背景?
3.思考什么是均田制?北魏政权为什么要推行这一土地改革制度?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新
课
导
入 本课结构:
(一)智者的选择;——背景
(二)均田制;
(三)整顿吏治;
(四)迁都洛阳;
(五)革除旧俗;
(六)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 影响 课
程
讲
授
专题三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北魏的崛起和统一黄河流域 ——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民族融合加强。(改革的前提)
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利用教材上的内容并且将改革前的生活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2. 社会矛盾尖锐——改革的必要性
利用一系列材料来让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已。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比屋。” ——谢灵运
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其他民族与鲜卑族之间的矛盾
1)阶级矛盾尖税——政治黑暗,租调徭役繁重,官吏贪污,兵役繁重;
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
3)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突——统治阶级内部汉族地主与鲜卑族地主间矛盾
巩固: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矛盾日益激化,其中不突出的矛盾是( )
A.阶级矛盾 B.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C.民族矛盾 D.鲜卑族内部矛盾
3、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改革的可能性;
①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
②孝文帝受到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
巩固:下列各项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的是( )
①北魏统一北方②民族融合
③先进文化的吸引④民族矛盾尖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
1、缓和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
2、改变鲜卑族落后状态,促进北魏的社会发展。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推行均田制;——经济
1)含义:均田制是由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按人口分配土地的制度,部分土地在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部分土地在身死后还给官府。到了唐朝中期,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至唐天宝年间,根本无法实行土地还授,故至德宗年间被“两税法”取代。
2)雏形:北魏初年实行计口授田,“劝课农桑”,从事农业生产。
3)主观目的: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维护北魏政权的统治。
4)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5)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比较战国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类型)。
6)影响:局限性:
1)抑制了土地兼并,但土地不均依然存在。
(国家控制的土地有限)
2)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地矛盾突出。
3)政府剥削、掠夺农民的劳动力。
2、整顿吏治;——政治
1)原因:吏治混乱、贪污现象严重: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
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2)内容:①任期考核制;②俸禄制度;
3)影响
3、迁都洛阳;——政治
1)原因:
①政治上:旧都保守势力十分强大,阻挠改革
②经济上:旧都经济比较落后,粮食供应困难
③军事上:旧都强敌(北方)柔然时常骚扰和威胁,很不安全。
④地理上:旧都偏居塞上,难以有效控制中原地区。
从平城方面看 从洛阳方面看
政治 洛阳保守势力强大, 有利于争取汉族地主的合作
不利于改革
经济 气候恶劣,交通不便, 地处黄河之南,农业生产发达
生产不能满足需要
军事 易受强敌“柔然”威胁, 利于控制中原,并举兵南下不利于控制中原
文化 落后的少数民族文化 先进的汉族文化,数个朝代之都
2)过程:抵制保守势力的反对,以伐南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