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高考历史第06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史)三轮模拟练习.docVIP

2017年度高考历史第06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史)三轮模拟练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度高考历史第06讲(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史)三轮模拟练习

2014年高考历史 百日冲刺 第06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史)(模拟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2.清朝官员沈葆桢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铁路会侵占“民间之田庐……至坏其祖父之坟墓,虽至愚不肖者,亦必痛心疾首,聚族而争。众愤所加,何所不至。”对此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①沈葆桢非常关注民生 ②沈葆桢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外国人借修筑铁路侵略中国 ③沈葆桢的主张表现了清朝官员对西方物质文明的排斥心理 ④沈葆桢害怕铺设铁路引起民变影响王朝统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③④ 3. 曾国藩立稿、李鸿章会衔上疏清廷“今中国欲仿效其意而精通其法,当此风气既开,似宜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以仰副我皇上徐图自强之至意。”为此洋务派举办 A.引进技术,兴办工厂 B.派遣留学生 C.创建海军 D.兴办学堂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曾国藩与李鸿章均认为中国学习西方且能够精通就必须“亟选聪颖子弟,携往外国肄业,实力讲求”,即选派派遣留学生到国外去学习,因此B符合题意。 【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4.历史学家认为从1500年开始至今,人类历史经历五大战略机遇期,其中第三次是指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以第二次科技革命为核心。下列历史事件属于中国曾努力想抓住第三战略机遇期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禁烟运动 5.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 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 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 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 股别 主办国家 主办其他事务 英国股 英、奥 通商、海关、税务 法国股 法、荷、西、巴西 传教事务、各处招工 俄国股 俄、日 陆路通商、边防、边界、庆典、礼宾、有关官吏的人事行政和考试等 海防股 南北洋海防、长江水师、北洋海军、要塞炮台、制造、学校、电线、铁路、矿务 A.粤海关 B.内阁 C.总理衙门 D. 外务部 7.下列二图分别是1867—1885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中国陷入世界市场 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 C.资本主义发展迅猛 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图甲显示中国在1868—1884年间棉布进口数量总体稳定但有少量回落,而图乙则显示此时期中国棉纱进口数量稳中有升后期则快速增加,结合时间可知,此时正处在洋务运动时期,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大力发展民用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棉布进口,所以答案选C项,A 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 【考点定位】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8.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写道:“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此其大者,尚有小者,不胜枚举。”这反映出鸦片战争后 A.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中国原有的经济形态遭到破坏 C.耕织分离改变了资源流向和配置 D.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的经济侵略加快 9.李鸿章在对《开平煤矿招商章程》所作的批示中指出:“摒除官场习气,悉照买卖常规,最为扼要。”这反映了洋务派 A.重视民间资本的引入 B.反对官员的贪腐 C.重视商品生产 D.强调以市场规则经营管理企业 A.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B. 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C. 推动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 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 11.美国银行家杨格在《1927至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情况》中说:“美国有意识的抬高银价。……已在中国酿成无法忍受的困苦。”面对这一“困苦”,南京国民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