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导论--艺术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导论 艺 术 中国艺术的主要特征 美与善的统一 情与理的统一 人与自然的统一 第一节 建筑园林 一、建筑 建筑发展脉络六阶段: 1.成型期:原始社会后期到春秋战国 2.成熟期:秦汉到三国 3.吸收期:魏晋南北朝 4.高峰期:隋唐 5.转变期:宋元 6.渐进期:明清 建筑的分类(八大类) 1.宫廷府第建筑:宫殿、衙署、宅邸等 2.防御守卫建筑:城墙、关隘、烽火台等 3.陵墓建筑:帝王陵、祭台等 4.祭祀性建筑:文庙、武庙、祠堂等 5.宗教建筑:佛寺、道观、清真寺、基督堂 6.桥梁及水利建筑 7.纪念性和装点性建筑:钟鼓楼、影壁等 8.民居及娱乐性建筑 代表性建筑:万里长城 代表性建筑:佛光寺(五台山) 代表性建筑:大雁塔 代表性建筑:赵州桥 代表性建筑:明十三陵 代表性建筑:故宫(紫禁城) 中国建筑风格特色 1.灵活适用的木结构体系 2.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3.舒展自如、平面铺开的整体外形 4.封闭内向、严整对称的群体布局 5.绚丽多姿的色彩和装饰 二、 园林 中国园林的源起、发展与兴盛 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园林的主要造园手法 代表性园林:避暑山庄 代表性园林:圆明园 圆明园现状 代表性园林:苏州留园 第二节 音乐舞蹈戏曲 一、音乐 代表性乐器 代表性乐器:琴瑟 代表性乐器:琵琶 弹拨乐器--琵琶 重要音乐家 1.李延年(?-约前90年) 汉代音乐家 2.嵇康(223-263) 三国时期诗人音乐家 3.李龟年 唐朝著名音乐人,歌唱作曲皆备 4.姜夔 『音kui』(1155-1221)南宋唯一有词调曲谱传世的音乐家 二、舞蹈 名家简介(重要舞蹈家) 1.赵飞燕 汉代著名舞者;掌上舞 2.杨玉环 唐代著名舞者;霓裳羽衣舞 3.公孙大娘 唐代最杰出的舞者之一;剑舞 经典舞蹈 1.巾舞;2.破阵乐舞;3.霓裳羽衣舞 三、戏曲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征 1.高度的综合性:歌舞说唱、武术杂技相融 2.虚拟性:以虚代实,夸张变形 3.程式性:表演规范,型式固定 4.强烈的夸张性:脸谱 戏曲的主要代表性样式 1.元杂剧 2.明传奇 3.京剧 重要剧作家 1.关汉卿;2.王实甫;3.汤显祖;4.洪升; 5.孔尚任 散曲 前期元曲作家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北方的大都。 作者大多是“兼作”,既有达官显宦、文人雅士,又有书会才人、教坊艺伎,最有成就的仍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张养浩等人。 他们的作品真率爽朗,风格浑朴自然,带有浓厚的市井生活气息,最能体现散曲通俗化、口语化的当行本色。其中马致远的散曲成就居全元之冠。 后期元曲作家的活动中心转移到了南方的临安。 此时出现了许多专写散曲的作家,较为著名的有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 他们的作品大多含蓄凝练,风格清雅典丽,格律谨严,辞藻雕琢,逐渐脱离了前期俚俗生动、质朴坦率的曲之原味,体现了元代散曲由通俗化向文人化发展的趋势。 杂剧前期 时间:大抵是指从金朝灭亡至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至1320)为界。这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 创作中心:大都(今北京)剧作家也主要是北方人。 作家: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 作品:《窦娥冤》、《救风尘》、《西厢记》、《汉宫秋》、《梧桐雨》、《墙头马上》、《李逵负荆》、《赵氏孤儿》 杂剧后期 时间:元仁宗延祐年间(1314至1320)以后至元朝灭亡。这是元杂剧由鼎盛逐步走向衰微的时期。 创作中心:临安(今杭州) 作家:郑光祖、乔吉、宫天挺、秦简夫 作品:《倩女离魂》、《两世姻缘》 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序》中第一次把关汉卿、郑光祖、白朴、王实甫并列,关、郑、白、马后来便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南戏 元代后期出现的著名南戏有高明创作的《琵琶记》和《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四大传奇,后四者又简称为荆、刘、拜、杀。这些作品多以家庭伦理和爱情婚姻为故事内容,有宣扬道德教化的创作倾向,它们共同反映了元末明初南戏发展的盛况,标志着这一时期南戏创作所达到的艺术水准,也为明清传奇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中《琵琶记》代表了南戏创作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南戏之祖”。 明代戏曲创作达到辉煌时期。此期的传奇创作是继元杂剧之后中国戏曲史上又一个繁盛时期,产生了两大戏曲流派: 即以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它们的创作各具特色。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优秀作品,吹响了个性解放的时代最强音。 徐渭是明代最具独创性的杂剧作家,所作《四声猿》代表了明代杂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此外,被称为明代文学一绝的民歌,也在此时得到了系统的搜集和整理。 《牡丹亭》所体现的对礼教的抨击、对人性的尊重正与晚明的时代思潮相一致。 《牡丹亭》曲辞

文档评论(0)

传世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