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教必修3习题第9课诗歌与小-说.docVIP

高中历史岳麓版教必修3习题第9课诗歌与小-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岳麓版教必修3习题第9课诗歌与小-说

第二单元 第9课 1.《诗经》中的《七月》描述了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答案】 C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中《七月》描述“农民生活的困苦”和“青年男女恋爱婚姻生活的喜怒哀乐”,即可看出《诗经》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特征。 2.“讲究排比、散文韵文并用,辞藻华丽”,这是下面哪种文学体裁的特点(  ) A.楚辞        B.汉赋 C.宋词 D.散曲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体裁特点的把握。 3.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不满朝政腐败,同情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答案】 C 【解析】 据“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特别是“诗史”这些信息,结合所学可确定C项符合题意。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材料表现的这一文学体裁取得最为辉煌的成就是在(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现的文学体裁是唐朝的诗歌。 5.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自然也。”下列能体现“自然”之意的有(  ) ①直抒胸臆 ②对仗押韵 ③格律工整 ④雅俗共赏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解析】 对仗押韵、格律工整不能体现“自然”之意,排除②③项。 6.(2015·福建·16)关汉卿在《关大王独会单刀会》中,描绘关于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曲中唱到:“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 A.显示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 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 【答案】 C 【解析】 “描绘关于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说明A项理解正确;“可正是千丈虎狼穴”说明作者借古讽今,表达对现实社会的不满,B项理解正确;“大江东去浪千叠”,联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说明D项理解正确;通过排除法,确定选C。 7.(2015·泰安)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文学创作 C.元曲发展渐显衰落态势 D.都市繁荣促进文学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可知,元曲等剧种逐渐呈现出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中文学素养较低者也可进行文学创作,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元曲的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对文学创作的影响,故D项错误。 8.“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综合言之,明代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既是从正统形式,开拓了自由,尤其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也反映了一般生活质量的提升。”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代表作品片断的是(  ) A.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D.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答案】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可知,这是明朝文化的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明朝施耐庵《水浒传》中的;B项是元朝马致远的;C项是宋代柳永的;D项是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所以答案选A项。 9.郭沫若先生为山东某一名人纪念祠题写的楹联“铁板铜琵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此楹联是为了纪念(  ) A.屈原 B.李清照 C.辛弃疾 D.蒲松龄 【答案】 C 【解析】 据“山东”这一条件排除A项;据“继东坡”说明楹联所纪念的人是豪放派代表人物,其它三人中,只有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李清照是婉约派,蒲松龄是清朝小说家。 10.《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问世后风靡全国,被誉为“四大奇书”。这些作品都是(  ) A.适应当时市民生活的需要 B.明末异端思潮的载体 C.正面刻画商人的群体形象 D.反映现实生活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 A 【解析】 “四大奇书”都属于长篇小说,明清社会的变化,市民阶层的扩大,为小说的繁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故选A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