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音乐疗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音乐疗法

浅论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指通过本人唱歌、演奏乐器或选择欣赏音乐来达到治病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它是医学心理学与音乐相互结合交叉渗透的产物。 1.nbsp; 音乐疗法的起源 1.1 “乐”字的本意是“音乐”,“快乐”是晚出意。乐为疗的正字。“疗,治也。”药、疗均从乐得声, 乐、药、疗三字同源,可见,音乐与药物、治疗具有天然的联系[1]。 我国是音乐治疗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专着《黄帝内经》中就指出“内有五脏,以应五音”,“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 《素问·阴阳印象大论》曰 :“身中有自然之五音:脾音为歌,歌者宫也;肝音为笑,笑者角也;心音为言,言者徵也;肝音为哭,哭者伤也;肾者为叫,叫者羽也。此天地之元声之变也 。”[2]《吕氏春秋·适音》中载:“故乐之务,在于和心;和心在于行适”。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礼乐论》中载:“礼者,天下之中经;乐者,天下之中和;礼乐者,先王所以养人之神,正人气而归正性也”。说明古人把“乐”看的和“礼”同样重要。元代名医朱震亨明确提出:“乐者,亦为药也”,主张将音乐作为一种精神治疗。《晋书?律历上》指出: “是以闻其宫声,使人温良而宽大;闻其商声,使方廉而好义;闻其角声,使人恻隐而仁爱;闻其徵声,使人乐养而好施;闻其羽声,使人恭俭而好礼。”[3]嵇康《琴赋》称 :“可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处穷独而不闷者,莫近于音声也。”白居易《好听琴》诗曰:“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情畅堪销疾,恬和好养蒙,尤宜听《三乐》,安慰白头翁。”[4]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欧阳文忠公集》中记载:他曾因忧伤政事,形体消瘦,屡进药物无效。后来,每天听古曲《宫声》数次,心情逐渐从忧郁、沉闷转为愉快、开朗。欧阳修深有感触地说:“用药不如用乐矣。”真可谓“乐”到病除。 1.2nbsp; 现代的音乐治疗始于美国,从二战时期美国护士用音乐缓解战士的“战壕休克”开始,到密西根州立大学和堪萨斯大学先后建立了专门的音乐治疗课程来训练专业音乐治疗师,再到后来美国成立专门的音乐疗法协会,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正式成立了。1958年英国建立了英国音乐治疗协会,此后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45个国家先后成立了音乐治疗机构,150所大学设立音乐治疗教育。1979年以来已多次召开世界范围的音乐治疗学术会议[5]。 我国现代音乐疗法始于1979年美国音乐治疗博士刘邦瑞教授应邀到中央音乐学院讲学,第一次把欧美音乐治疗学介绍到国内,拉开了我国音乐治疗学科建设的帷幕。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音乐疗法,在不到30年的时间,我国的音乐治疗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发展[6]。早期音乐疗法主要应用于精神病治疗领域,近年来己扩展研究领域,音乐疗法已应用于儿科、外科、精神科、心血管内科甚至牙科疾病辅助治疗。现在,我国已经发展了音乐电疗法、音乐电针灸、音乐电针麻醉以及音乐电磁疗法等音乐治疗方法。 2.nbsp; 音乐疗法的基本原理及功用 2.1nbsp; 现代医学认为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人们通过接触不同的音乐信息,体会到愉快、满足、轻松、甜蜜或悲怆、愤怒、叹息、惊异的情绪,引起强烈的感情共鸣,调节自身的情绪,达到新的平衡状态[7]。音乐的频率、节奏和有规律的声波振动,当这种声波振动在某一个频率范围内的时候就会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和谐共振现象,这种声波引起的共振现象会直接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8]。科学家认为,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人体会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可以调节体内血流量和神经传导。美好的音乐能刺激大脑皮层,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从而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9]。作为一种治疗手段,音乐的作用可通过艺术感染力作用于心理,以情导理,既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又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精神上的不良因素。节奏鲜明的音乐能振奋人的情绪,如军乐曲、进行曲等,一般都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可以使人兴奋、激动、热血沸腾;旋律优美悠扬的乐曲,则能使人情绪安定放松,让人感到轻松愉快。李世霞(2004)运用中国古典音乐对胃癌病人的术前焦虑进行研究[10],随机将60例早期胃癌病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解释、指导、鼓励、安慰等支持性治疗,实验组再给予音乐治疗,应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病人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中国古典音乐能影响人的情绪行为,引起愉快、舒适的情绪,有改善和调整人的大脑皮的功能。音乐还可以通过音调影响人的情绪。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