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早期杜甫朦胧的隐逸情愫.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早期杜甫朦胧的隐逸情愫

浅论早期杜甫朦胧的隐逸情愫 杜甫是一位爱国诗人,他的一生记挂着国家大事,希望为国家出力,可是事实上他的仕途又是坎坷的,充满着辛酸苦楚。学术界公认的是把杜甫的一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读书壮游时期、困守长安时期、陷贼为官时期以及漂泊西南时期。早期说的就是读书壮游时期,也就是从杜甫35岁以前的作品中来看杜诗中表现出来的诗人对于隐逸的态度。根据《杜时详注》的记载,从诗人出生至天宝五年,一共留下了约三十一首诗作。杜甫在开元十九年的时候游历吴越,二十三年入京赶考落第,这三十一首诗就是诗人科考失败后的作品。但是,科考的失败并没有给诗人的心理上造成消极的影响,从开篇的那一首《望岳》可以看出,杜甫依旧有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科考的失败更加激发了诗人的斗志,坚定了他“立登要路津”的决心。这三十一首诗,除了两首伤古感怀的,情感主调还是积极乐观的,以记录游山玩水以及宴会之趣的作品为主,诗人早期的隐逸情愫也从这些诗里体现出来。我们可以把这类诗分为三部分: 首先,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赞赏。这一类是数量最多的,包括《游龙门奉先寺》、《陪李北海宴历下亭》等七首诗。在这些诗里,杜甫提到了许多大自然的物象“月林散清影”的月亮;“云卧衣裳冷”的云;“秋水清无底”的水;“震雷翻幕燕,骤雨落河鱼”的雷、雨和河鱼;“修竹不受暑”的竹等等。在诗人笔下,这些事物和当时的自己一样,干净美好、充满着活力。尤其是水,清澈见底,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诗人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也把自己的心放入自然事物之中,让那清澈的水流一点一点洗去内心的杂念,充分享受那份纯净。《夜宴左氏庄》最能体现杜甫在融入大自然的惬意。 林风纤月落,衣露静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这首诗是讲宴会之乐,诗人和朋友在左氏庄宴会饮酒,良辰美景,饮酒作乐甚是欢愉。而诗中的良辰美景就是自然景物。全诗对景物的描写集中在前四句,取象自然而脱俗,林风、纤月、湛露、净琴、暗水、花径、春星、草堂,使诗篇透着隐隐的生气和散着丝丝的野趣。风吹着树林,淡淡的月光温柔地散落,露珠安静地落在衣服上仿佛在听着琴声。黑暗中小溪水流过,带着一些些花瓣,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这般景致,使得诗人心情愉悦,想起了几年前泛舟江南的情景,自是久久不能平静。 如果说《望岳》是表达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那这一首《夜宴左氏庄》体现的就完全是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青年时代的杜甫,满怀为国家做贡献的壮志,却也时刻体现出对自然深沉的爱,对自然景物有一种归属感,只要处在自然中,心情便是舒畅的。 第二,表达消极、厌恶的城市观。天宝三载,杜甫旅居东都两年后写下一首《赠李白》(五古),第一次提到了诗人对于东都这个大都市的印象,自此也奠定了诗人消极的城市观。 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 野人对羶腥,蔬食常不饱。 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 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 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 这是一首书信性质的诗,杜甫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李白直观地表达自己对东都的不满,希望可以脱身而去。杜甫说:“旅居东都的两年中,我经历的都是机智灵巧的事情,那些投机取巧的人和事让我十分讨厌。我居住郊野民间,即使常常连粗茶淡饭都没有,但是对于发了臭的牛羊肉,我还是不愿意吃。我常常想,难道就不能让我吃青精饭,使脸色长得好一些吗?让我感到最困难的还是缺乏炼金丹的药物,这深山老林好像用扫帚扫过了一样,连药物的痕迹都没有了。向您这般在朝廷里才德杰出的人,现在都脱身金马门,独去寻讨幽隐。看来我也要离开东都,到梁宋去游览,到时我一定去访问您。” 此诗共分两段,前八句为一段,后四句为一段,表达厌都市而羡山林之情。后四句为第二段赠李白,表明自己有独自幽隐的意愿。从写给李白的诗里可以看得出,杜甫在东都的两年过的是十分不愉快的,甚至可以说食不果腹,穷困到生病了都没钱买药,只能自己去山里找药材。可惜那些就像被人扫过一样的大山,早已被开发地干干净净,没有了可以用得上的材料。公元744年,李白受诏供奉翰林,因高力士的陷害,被皇帝赐金放还。李白讬鹦鹉以赋曰:“落羽辞金殿,是脱身也。”友人又被贬谪离开,脱身而去。使得杜甫对于城市的的反感已经到了极致,宁愿选择逃离都市,去过宁静的隐居生活。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本性注定了难融于东都,所以会产生隐居的想法也是理所当然的。 第三,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这三十一首诗里,有三首是写友人的隐居生活,分别是《题张氏隐居二首》、《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前两首是诗人拜访隐居故人张叔明与友人游乐饮酒之作,诗人把张的隐居生活写的十分惬意。“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远离权钱交易就是远离伤害,自然是兴致勃勃,“每无愁”。而另一首是与挚友李白同看望范十,写出三人深刻友情的同时,诗人也也直抒“悠悠沧海情”。 从以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