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部分).ppt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中国现代文学史教学(部分)

在考察新诗的现代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时,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国家”的概念与内涵已与古代不一样,前者是本土格局中的,是封建诸侯割据意义上的。后者则是世界格局中的,是大中华概念意义上的。二是指向不一样,前者是忠君,维护封建统治,后这则是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共同体。 “爱国主义”在现代中国文学中已不再是狭隘的民族纷争,而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情绪。 “爱国主义”在现代中国文学中既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同时又是文化传统的;既是一种政治认同,也是一种文化指归。 新诗的现代国家意识与民族情怀,源起于近代以降中国被迫开放,融入世界。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后国家长期处于分裂与殖民地状态有关。三十年代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战的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救亡压倒启蒙,进一步激发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影响着新文学的发展。 感时忧世成为了现代诗人诗歌创作的底色彩。这其实也是五四以来中国文学的一大传统。讨论五四以来的中国新诗,自然离不开科学、民主、自由这些关键词,但如果看不到弥漫在新诗中的家国情怀,是不够完整的。 1.诗歌理论 ◆《〈女神〉之地方色彩》:“……我总以为新诗径直是新的,不但新于中国固有的诗,而且新于西方固有的诗,换言之,它不要作纯粹的本地诗,但还要保存本地的色彩。它不要做纯粹的外洋诗,但又尽量的吸收外洋诗的长处,他要做中西艺术结婚后产生的宁馨儿。我以为诗同一切的艺术应是时代的经线,同地方纬线所编织的一匹锦……” ◆闻一多认为《女神》之缺憾有二,一是“诗中夹用可以不用的西洋文字”,二是诗中“所用的典故,西方的比中国的多多了”,“西洋的事物名词处处都是,……‘凤凰涅槃’底凤凰是天方国底‘菲尼克斯’,并非中华的凤凰。……他闻鸡声,不想着笛簧的律吕而想着ORCHESTRA的音乐”。他指出“现在的新诗中有的是泰戈尔、亚坡罗、‘心弦’‘洗礼’等洋名词。但是,我们的中国在那里?那里是我们的大江、黄河、昆仑、泰山、洞庭、西子?……”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研究》提出“新诗格律化”主 张,倡导诗之“三美”: 音乐美:有尺度,有平仄,有韵脚 绘画美:诗画相通,辞藻。色彩 建筑美:节的匀称,句的均齐 2.诗歌创作 早期主要诗集有《红烛》(1922),其中比较有名的如《太阳吟》《忆菊》等多写于留美期间,抒发对祖国的深情。《死水》(1928)基本写于诗人在1925年留学归来之后,家愁国恨溢于其中。理想破灭后的失落与痛苦,在《发现》中抒发得淋漓尽致。 《死水》创作于1926年。如果说《红烛》时期诗人表达得更多的是一种五四积极向上的精神,游子对祖国家乡的眷恋,那么《死水》则主要表达一种对现实的失望、不满乃至愤怒。在艺术方面,该诗也很能够代表新诗格律的美,所谓的“三美”。 《死水》·闻一多·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云霞。 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跨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历史上,三十年代是一个重要转折,从“九·一八”到“一二·九”,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主题,已逐渐从五四初期热衷于个性解放与人道主义的追求中脱离。民族救亡,成为时代的心声,也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这就是艾青这一代诗人在这一时期吟诵得最多,也最感人的内容。 在中国新文学发展历史上,三十年代是一个重要转折,从“九·一八”到“一二·九”,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三十年代的文学创作主题,已逐渐从五四初期热衷于个性解放与人道主义的追求中脱离。民族救亡,成为时代的心声,也成为文学表现的主题。这就是艾青这一代诗人在这一时期吟诵得最多,也最感人的内容。 《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7)《大堰河——我的保姆》(1938)《手推车》(1938)正是创作于这一时期。这些诗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中国心。 我愛這土地 ·艾青?·? ??????????????????????????????? ? 假如我是一隻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湧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