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下肢麻木不仁.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热、下肢麻木不仁

名师垂教 高热、下肢麻木不仁,不能行走 病案 患者:潘xx,女,48岁,1977年8月中旬来诊。至来诊时已病半年余,于应化所医院住院治疗无效,求治于中医而来诊。 患者起病状如感冒,发热恶寒,后恶寒渐解,而发热加重。大抵每日上午37.5~38℃,下午39 ℃左右,夜间可达40℃以上。体温虽高但口不渴而粘腻,身重,脘腹痞满,饮食减少,时有恶心,小便黄赤短涩而热。住院后曾用各种方法治疗而发热始终不退,逐渐出现下肢麻木,行动不便,软弱无力 而终至不仁不用。 根据患者之发病过程、临床表现,知此病为痿躄无疑,但其属何证,一时颇为踌躇。但一见患者 之舌象,心中顿觉豁然。其舌质红绛,苔黄白而粘腻(患者言,今晨已刮去一次,否则更厚),此乃湿遏热伏,湿热并重之证。《内经》早有“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之论。此患之发热乃湿热发热,痊觉痿躄也因湿热而成。 辨证既属湿热,遂以化湿清热法治之。用三仁汤合杏仁滑石汤加减: 杏仁15g 白蔻仁15g 薏苡仁50g 陈皮15 半夏10g 厚朴15g 石菖蒲15g 滑石15g 淡竹叶5g 通草5g 黄芩10g 黄连10g 郁金10g,水煎服。 3剂后,体温夜间降至39℃左右。又用3剂,体温又降,脘腹痞满渐舒,食欲有增。数月不效之证,用药数剂,即见好转,可知药已对证。 考虑湿热成痿,应以三妙散为主方,故于上方中加苍术25g、黄柏15g,牛膝15g。 1周后,患者来诊时,喜形于色,已不是由人抬着,而是用人搀扶。言及服第2剂药的夜间,左腿忽觉疼痛难忍,但心里却很高兴。因自下肢痿废之后,一直不知痛痒,而今疼痛难忍,知是病情好转。黎明前疼痛渐止,自试其左腿已能活动,用手掐之,亦知痛。第2日晚,右腿也如左腿前晚之情况一样。第3日早,双腿已能活动,但行走还很困难,因颇觉双腿软弱无力。 此情况真是大出意料。当初给予清热化湿法,无非是根据患者之舌象。但效果如何,心中无数,未想到却有此奇效。可见只要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疗效有时是会出乎意料的。 此时,舌苔已基本退净,体温也正常。考虑为湿热已化,经络渐通,于是在前方中加当归、赤芍各 15g,以图通达经络。不料复诊时,患者言,服药后,晚间又有发热,食欲减退,舌苔也已厚腻。恍悟,此系用药之误,遂去归芍,两剂后,热退苔减。后予理脾渗湿之剂调理。至国庆节时,患者已能策杖游园。 问题1 请老师谈谈诊治此证之思路。 名师解答 此证的主要症状有二:一是发热,二是痿躄(也称痿证)。从发热长期不愈看,既非火热炽盛,也非气弱阴虚,而是湿热发热,从痿证看,也属湿热成痿。因致痿之因不外肺热津伤,湿热蕴结,脾虚气弱与肝肾亏损等四种。前二者其证属实而发热,后二者其证为虚而无高热(肝肾阴亏者有时有低热,但无长期高热)。此患长期高热,可除外后两种情况。那么,只需辨明前二者即可以了。患者虽长期发热,但口不燥不渴、舌苔不干而粘腻,又有脘痞、腹胀、身重等一派湿郁气滞之症,足可说明此证为湿热痿躄无疑。既为湿热,化湿清热法在所必用。从实践结果看,辨证和治疗均属正确。 问题2 老师在前面分析证情时说,此证为湿热并重,可是在处方中,我看是化湿理气药多,而清热药较少,这怎么理解? 名师解答 这位同学的问题提得好,不仅说明他动了脑筋,也可看出他具有较为深厚的知识水平。 既然是湿热并重,而用药为什么又偏重于化湿宣气,而少用清热药,确是一个值得研讨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 大凡因湿热而致之以发热为主的疾病,其始也,多为湿郁气机(包括湿困卫气与湿邪郁阻脾胃或三焦之气机)。由于气机阻遏而不宣,阳气郁而为热。热势渐加,湿热蕴结,而成湿热并重证。由于湿为阴邪,有形有质,难于速化。欲清除之,必用辛温芳香淡渗之品,使气机通畅,湿浊方可渐除。此时若早用或过用苦寒清热之品,与证无益而有害。因苦寒之品最易伤脾胃而阻遏阳气,阳气伤则不宣通,而湿邪愈盛。湿越盛而气机越阻滞,则发热越甚。 而用辛温芳香淡渗之剂,从表面看,似乎不利发热,而实际则不然。以辛温最善宣通气机,芳香长于甦醒脾胃,淡渗长于利下。使脾胃气醒,气机宣通,湿邪自易排除。湿去而热无所依,故而易清。因而我们在治疗湿热并重之证时,在用药上,要以化湿药为主,而以清热药为辅。 问题3 此证之治疗中,用当归、芍药后,病即反复,原因何在? 名师解答 当归、芍药具有滋补阴血,通经活络之功。对于阴虚血少,经络淤滞之证,最为常用。对于此证则不然。因此证下肢不仁不用,乃由湿热内郁,气机痹阻,经络不通,筋骨肌肉经脉失养而成。经络不通是果,湿热郁滞是因。如果湿热不化,虽用通经活络之品亦无济于事。因而在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