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春锦浅论道德救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熊春锦浅论道德救世

浅论道德救世..熊春锦 2009-06-15 08:40:41 ?浅论道德救世 作者:熊春锦 ? 非常感谢读书会邀请我来给大家做一下汇报,既然是读书会,我想就应该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特有的“读书学习方法”。可能我们这一代人,经过几十年的现代文化教育,对于如何“读书”,在概念上已经有点混淆了。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在家里是读书还是看书呢? 答:看书。 ?????? ??????? 一、读书会中话读书 ??????? 真正的“读书”是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一大瑰宝,现代人把这个读书的“读”字已经误解了,只是用两只眼睛看,中国古代文化当中,读书是要调动舌头,调动眼睛,调动手,还有心。基本上是要求四动,眼动,舌动,手动,心动。要一起动起来。那才叫读书。而且这个读书,基本上分为三种方法,也就是儒家的呤诵,佛家的念诵,道家的观诵。这三大方法当中,那一种比较好呢? 根据我研究道学几十年的心得,我认为道家的观诵法比较优秀。从汉字的演化过程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就是说,我们学习也好,诵读也好,都是为了要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这个“思”字在早期的甲骨文当中,上面是个“囟”门的囟字,后来才变成了“田”字。这个“囟”字怎么解呢?古代的“思”要求我们主动把囟门打开,将自己的心与天相连,主动获得天德的能量。《黄帝内经》中有一句名言:“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搏而生者也。”就是说:天给我们人类的是“德能”,地给我们人类的是“地气”。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当主动地获得天德和地气,否则仅仅靠我们自己体内有限的能量,是难以达到的,同时也难以实现诵读的最高境界。 ???????? 我们人体的营养,基本是两个来源。一个是五谷杂粮,另一个就是精神系统的营养——金、木、水、火、土五种能量,道家就称之为仁德、义德、礼德、信德、智德。五种德性的能量养精神,地上长出来的五谷养我们的肉身。经典诵读是通过诵读前人的著名的篇章,引导我们主动地获得天德和地气,来滋养我们体内的精神系统。我们的肉身系统通过一日三餐进食五谷杂粮,得到了足够的营养,但是我们的精神系统,由于长期的忽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营养不良。其实,人体精神系统的自我营养机制在我们体内也是存在的。人类在大约15岁以前(男性16岁,女性14岁)都天然具备自动吸纳天德和地气的生理机制和心灵状态。而且还在体内建立了一定的储备。15岁以后没有继续跟进,没有用一定的方法辅助,继续获得充足的精神营养,那么就只能不断地调用仓库里边的能量。一般来讲女子49岁,男子64岁,就把仓库的储备调用完了,人就会出现明显的衰弱。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感觉精神不支了。“不支”的原因到底是肉体缺乏营养还是精神缺乏营养呢?你奋斗了几十年,物质条件丰富了,一日三餐吃得更好,比年轻时吃得丰富得多。为什么反而没有力气,没有精力了呢?实际上主要是我们的精神系统缺乏了营养。 但是大部分人15岁以后没有继续跟进,没有用一定的方法辅助,继续获得充足的精神营养,那么就只能不断地调用仓库里边的能量。一般来讲女子49岁,男子64岁,就把仓库的储备调用完了,人就会出现明显的衰弱。大家可能有这样的体会。到了一定的年龄就感觉精神不支了。“不支”的原因到底是肉体缺乏营养还是精神缺乏营养呢?你奋斗了几十年,物质条件丰富了,一日三餐吃得更好,比年轻时吃得丰富得多。为什么反而没有力气,没有精力了呢?实际上主要是我们的精神系统缺乏了营养。 古代祖先留下一个宝贵的、简单的、滋养我们的精神系统的方法就是读书。这个“读”字,它所强调的,正如许慎《说文》里边谈到的,“读”的意思主要是开口诵读。如果不主动开口,就不叫读书。为了使我们今天的读书会气氛活跃一点,我邀请了我的几个学生和大家共同示范一下。大家可以体会一下,如何运用道家的方法去进行观诵。实际上很快,只要想一想,自己的天门打开了,天上的能量进入到心里面,心和天连起来了,然后再开口诵读。 ???????? 二、音声相合 诵读中还有个窍门,要找“声”和“音”,不能糊里糊涂地读,一定要把自己的“音”找出来,这个“音”是什么呢?学过音乐的人可能都知道,音是和谐的,是震荡产生的。当我们真正读到体内有震荡的时候,那个音就出来了。“音”的生理作用、营养作用与“声”是不可比拟的。你的精神就会百倍,你的两眼甚至都会射出金光来,为什么呢?因为声音相合了。 中国有句成语:钟敲罄响,是说十几里以外有个庙里边的大钟,敲它的時候,结果这家人的罄跟着鸣响起来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就叫同频共振。因为这个罄的频率和钟的频率接近,所以钟的“音”传到罄上时,罄也就响起来了。我们注意到没有,中国的钟跟西方的钟是不同的。中国的钟敲击外壁,“梆、梆、梆”,对不对?而西方的钟敲内壁,这个看似微小的区别恰好反映出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