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期末测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民版本高中历史必修3期末测试

江苏镇江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末模拟测试 本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1·莱阳)有人做过统计,《论语》一书中,“仁”字的出现概率很高,达109次之多,这一现象说明(  ) A.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B.“仁”的思想在春秋时已经成为主流 C.孔子一贯很重视“仁慈”D.“仁政”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 【答案】 A 【解析】 题目中的现象和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密切相关,B、D两项中“已经成为主流”和“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有违史实,《论语》中的“仁”和“仁慈”是有区别的,排除C项。 2.(2011·潍坊)“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 A.董仲舒        B.程颢 C.朱熹 D.王守仁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准确记忆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天理存,人欲亡”,这与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一致。 3.(2011·青岛1模)“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南宋的文天祥就是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学的积极影响,程朱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了人性的庄严。 4.(2011·济宁1模)一些网友在盘点2010年娱乐圈“雷”人“雷”事时,挑出新版电视剧《三国》许多雷人台词,其中包括刘备参加会盟时所说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网友调侃称:“原作者应该穿越回去索取版权费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出自(  ) A.李贽的《藏书》 B.王夫之的《周易外传》 C.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D.顾炎武的《日知录》 【答案】 D 【解析】 顾炎武针对明代读书人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 5.(2011·潍坊)下图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形象时尚、动感可爱的五只羊,分别取名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这幅图画应属于 (  ) A.油画 B.彩陶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我国绘画风格的识别能力。广州亚运会的吉祥物形象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属于民间风俗画。 6.(2011·德州1模)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能力,随着传统的书写工具被计算机代替,写字的水平在下降,这体现了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书写质量的下降并非书写工具进步本身所致,排除A项,C项与题意无关,D项不符合事实。 7.(2011·开封文综)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找到这样一段材料:“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哪一本书(  ) A.《全唐诗》 B.《诗经》 C.《全汉赋》 D.《元曲赏析》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材料属于元曲,故选D项。 8.(2011·潍坊)15世纪中期,阿拉伯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  ) A.知识与美德 B.人性与神性 C.民主与法制 D.教会与上帝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文主义在不同时期的含义的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时间 “15世纪中期”和“意大利”,据此判断题干实际考查的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项符合题意。A项“知识与美德”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主张,C项“民主与法制”是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D项“教会与上帝”是宗教改革时人们讨论的话题。 9.(2011·济宁)“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存天理,灭人欲”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答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henchen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