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给人的启示.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物理学家给人的启示

细心观察,勇于质疑(牛顿、伽利略)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牛顿最出名的故事大概是被苹果砸,然后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长期以来,牛顿认为,一定有一种神秘的力存在,是这种无形的力拉着太阳系中的行星围绕太阳旋转.但是,这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力呢?直到有一天,当牛顿在花园的苹果树下思索,一个苹果落到他的脚边时,牛顿终于获得了顿悟,他的问题也逐渐被解决了. 传说1665年秋季,牛顿坐在自家院中的苹果树下苦思着行星绕日运动的原因.这时,一只苹果恰巧落下来,它落在牛顿的脚边.这是一个发现的瞬间,这次苹果下落与以往无数次苹果下落不同,国为它引起了牛顿的注意.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理所当然的现象中找到了苹果下落的原因——引力的作用,这种来自地球的无形的力拉着苹果下落,正像地球拉着月球,使月球围绕地球运动一样. 单摆周期性质的发现。伽利略由观察到教堂悬灯的摆动对摆进行实验研究,发现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而与振幅大小和摆锤重量无关。这个规律的发现为此后的振动理论和机械计时器件的设计方案建立了基础。在历史上伽利略是最早对动力学作了定量研究的人。1589—1591年,他对物体的自由下落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运动观点(重物比轻物下落快),指出如忽略空气阻力,重量不同的物体在下落时同时落地,物体下落的速度和它的重量无关。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爱迪生、蓝光LED)爱迪生被誉为“光明之父”、“现实中的普罗米修斯”、“发明大王”,在美国他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电影摄影机、钨丝灯泡、电话等1000多项发明专利。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具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实验,试用了超过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超过1000多个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因发明“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共获殊荣。发光二极管的英文简称是LED,对于这个词,大多数国内读者应不会陌生,因为LED灯已大量应用于我国室内外照明等领域,逐步取代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照明设备,成为节能、环保、智能化照明的代表。今年诺奖物理学奖获得者是三位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获奖,其中后者已获得美国国籍。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发明了高效蓝光二极管,带来了明亮而节能的白色光源”。蓝色发光二极管为什么可获如此褒奖,现在我们手机的屏幕、电脑、彩电的屏幕都是LED彩屏。而在以前的手机都是单色屏、彩电、电脑是等离子屏或液晶屏,不仅耗能高,而且工艺复杂、性能不稳定。为什么当时不用LED,是因为早期的发光二极管(LED)只能发出红光、黄光,不能形成三原色制成彩屏,也不能制成白色的LED节能灯。今年获奖的三位探索者锲而不舍,用了近20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蓝色发光二极管的配方,于是才有了能耗低、性能稳定、甚至可转曲的彩屏,有了广泛使用的节能灯。学为己用,推陈出新(法拉第和麦克斯韦、老汤姆生,卢瑟福,玻尔,海森堡)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他的理论成就是建立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的,在物理学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虽然法拉第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实验学家,他的数学能力与之相形就显得相当薄弱,只能计算简单的代数,甚至难以应付三角学。不过法拉第懂得使用条理清晰且简单的语言表达他科学上的想法。他的实验成果后来被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使用,并建立起了当今的电磁理论的基础方程式。1860年,70高龄的法拉第在自己的寓所里会见了比他年轻40岁的麦克斯韦,法拉第说:“你不应该停留于用数学来解释我的观点,而应该突破它。”这句话鼓励了麦克斯韦不懈地努力,去攀登经典电磁理论的顶峰,他终于在1865年前建立起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方程。全面发展,文理兼修(爱因斯坦、德布罗意)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家也有许多是半路出家,真正的成就与其学科的内容并不一致,比如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1905年获苏黎世大学博士学位,所学课程乃是哲学为主。另外爱因斯坦还是一位小提琴能手,有人曾说过他能够依靠拉小提琴养活自己。德布罗意父母早逝,从小就酷爱读书。中学时代显示出文学才华,从18岁开始在巴黎索邦大学学习历史,并且于1910年获得历史学位。1911年,他听到作为第一届索尔维物理讨论会秘书的莫里斯谈到关于光、辐射、量子性质等问题的讨论后,激起了强烈兴趣,特别是他读了庞加莱的《科学的价值》等书,他转向研究理论物理学。1913年,

文档评论(0)

yoush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