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盾构始发技术交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间盾构始发技术交底

宏图大道~塔子湖区间盾构始发技术交底 编号: 表B2 工程名称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土建部分BT项目一标段 交底时间 年 月 日 交底提要: 本次交底为宏图大道~塔子湖区间盾构始发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 《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13)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2008) 《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2008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104:99)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盾构法隧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446-20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2008) 《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 《轨道交通工程人民防空设计规范》(RFJ 02-2009)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 a、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1标段区间工程设计图纸; b、沿线施工环境及建筑物调查情况; c、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二、工程概况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宏图大道站~塔子湖站区间出宏图大道站以后,下穿金银潭大道,进入宏图大道,然后沿宏图大道敷设,先后下穿轨道交通三号线区间隧道,盘龙立交桥,黄潭湖,张公堤,三环线,沿塔子湖东路进入塔子湖站。区间与盘龙立交桥并行长度约800m。 区间设计范围为右DK1+881.137~右DK3+490.850(左DK1+878.871~左DK3+490.850),右线全长1604.68m(短链5.033m),左线全长1610.07m(短链1.909m)。 本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区间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线间距15.2~42.4m。区间纵断面采用节能坡,隧道覆土起点处为10.1m,中间为21.1m,终点处为10.6m。区间沿线属长江Ⅱ级阶地,隧道洞身主要穿越3-4、3-5、7-1、7-2、7-3层,部分地段穿越3-3层;隧道底板位于7-2、7-3、8-1、15a-1层,洞顶主要位于3-4、3-5、7-1、7-2、7-3层。 图 武汉市轨道交通8号线一期工程圆形隧道建筑限界为Φ5200mm的圆,综合考虑限界、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线路拟合误差、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在隧道建筑限界周边再预留150mm的裕量,隧道的内径定为5500mm。 管片内径:5.5m;管片外径:6.2m;管片厚度:0.35m;管片宽度:1.5m;分 块 数:6块(3A+2B+K)。 盾构管片采用楔形量为40mm的通用型衬砌环形式,采用错缝拼装。管片环缝接触面不设凹凸榫、纵缝接触面设凹凸榫,外侧设有弹性密封垫槽,内侧设嵌缝槽。环与环之间以16根M30的纵向螺栓连接,管片的块与块之间以12根M30的环向螺栓相连,均采用弯螺栓连接。 2.1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1、区间工程地质统计 区间隧道洞身主要穿越3-4、3-5、7-1、7-2、7-3层,部分地段穿越3-3层;隧道底板位于7-2、7-3、8-1、15a-1层,洞顶主要位于3-4、3-5、7-1、7-2、7-3层。 (3-3)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灰色,流塑状态,强度低(fak=60~75kPa),压缩性高,工程性质差,局部厚度较大,自稳性差,作为坑壁土层,应进行重点支护。 (3-4)层粉质黏土,灰褐色,软塑状态,强度偏低(fak=70~90kPa),压缩性高,工程性质相对较差,自稳性差,作为坑壁土层,应进行支护。 (3-5)层粉质黏土夹粉土,灰色,可~软塑、中密状态,强度一般(fak=100~120kPa),压缩性中等,自稳性一般,作为坑壁土层,应进行支护。 (7-1)层粉质黏土,褐黄色,可塑状态、中压缩性,工程性质较好,但该层具有在遇水条件下强度急剧衰减的特性,应做好该层土的防水支护工作。 (7-2)层粉质黏土,褐黄色,稍湿、硬塑状态,低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质较好,作为坑壁土层自稳性较好,但该层具有在遇水条件下强度急剧衰减的特性,应做好该层土的防水支护工作,该层中(7-2a)层黏土呈可塑状,工程性质尚可,但该层中粉土含有少量层间水,应做好该层土的防水支护工作。 (7-3)层粉质黏土夹粉土,褐黄色,稍湿

文档评论(0)

整理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