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作用.docVIP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作用.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作用.doc

浅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作用   摘 要:学生的智力、能力各有差异,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知识与掌握知识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及时调控教学程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得当的学习方法,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中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反馈;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18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3.118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这个动态过程怎样控制调节,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最优化呢?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来实现的。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信息反馈来实现教学过程优化,这是具有突出意义和研究价值的。首先,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面对几十名学生,教师传输的信息量大,延续时间长,而学生信息反馈不全面、不及时,教师只了解学生的思维结果,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维过程。其次,数学学科系统性强,如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就难以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再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忽视课内的反馈,学生做的作业如有错误,不能得到及时订正,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印有错误的痕迹,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最后,就教学过程来说,要解决好教学的衔接问题,也要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进行质量分析,研究学生的基础和存在问题,掌握前一个教学阶段的反馈信息。此外,教师忽视了学生是学习认识的主体,他们自身是一个自控系统,也能够对自己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反馈调节。   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联系与信息反馈,可以实现教学这个动态过程的最优化,从而体现素质化教育的要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地调控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体会到教师应注重以下三个阶段中信息反馈的运用。   一、备课中,前期信息反馈的运用   “前期信息反馈”和“旧知信息反馈”。教师的备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的,所谓“吃透两头”,这是控制调节的前提,具体地说,一方面是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调整计划,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控制调节才有方向;另一方面教学对象是中小学生,教师要了解学生,这是控制调节的依据,所以在备课时要根据前一个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水平,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学生的能力、知识障碍主要是划归为用全等三角形性质来证线段、角相等的能力、添设辅助线的能力,以及找对应关系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教师在备课中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复习旧知,并进行事先专项指导练习,使学生在学习新课时能温故而知新,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上课时,中期信息反馈的运用   “中期信息反馈”就是“即时信息反馈”。教师在备课中要运用“旧知信息反馈”,还要善于在教学中运用“即时信息反馈”,如上课时学生的听讲情绪、表情、动作等;学生回答问题、练习、实验操作等情况,从中发现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并及时适当地调整讲课的深度、速度和教学方法,实现调控教学目标,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教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1时,一是如何证明线段相等?学生说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二是没有全等三角形,怎么办?学生说想办法构造。三是如何构造呢?学生通过讨论,先后得出了作底边的高、作顶角平分线等可行方法。四是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能不能不添辅助线解决呢?让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终于有学生提出,采取一种“看法”,即△ABC和△ACB是否全等?教师及时肯定这种想法,这时学生马上看到:∠B=∠C,BC=CB,∠C=∠B,不就是利用ASA吗?这样的做法,既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又使知识一环套一环,达到学习、运用、巩固的良性循环,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换言之,科学运用即时信息反馈,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同时优化了教学过程,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三、练习中后期信息反馈的运用   “后期信息反馈”即“评价信息反馈”。我国古代教学实践积淀的“反省”思维模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便是一个通过层层反馈学习的成功经验。从中小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他们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一般经历着意向→感知→表象→思维→练习→巩固→应用→评价与反馈一系列过程,其中意向、感知、表象、思维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必经之路,练习、巩固、应用、评价、反馈则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如:在教学韦达定理时,教师先布置一些计算量等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分别研究二根的和与积,并要求他们找找有没有什么规律。这样,学生已在头脑中逐步建立了表象,通过思考发现了规律,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