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doc

浅谈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技术   【摘要】长大管棚施工技术对于浅埋隧道进洞是安全、可靠的,本文中隧道洞口处于浅埋地段,采用了长大管棚进洞施工技术,施工效果良好,实现了安全控制。本文对其施工安全控制技术进行了具体介绍,望对类似工程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隧道;洞口浅埋段;大管棚超前支护   一、工程概况   杉木墩隧道地貌为典型土层及泥质粉砂岩地貌,岩质为志留系中统坟头组(S2f)泥质粉砂岩、粉砂泥质岩,此外分布有第四系坡残积层。隧道段属丘陵地貌,地形起伏大,山顶标高211m,地形北陡南缓,坡度35°~45°,隧道出口段土层及P1g灰岩,强~弱风化,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潜水及岩溶水,较发育,斜坡较平直,斜坡坡度约45o,于里程DK750以上为缓坡阶梯状地貌。隧道起止里程为DK151+778.51~DK152+761;为全长982.49m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约136m。隧道位于直线上,隧道内线路进口处为下坡,存在一个变坡点,变坡里程DK151+400,坡率为3‰。本隧道按新奥法设计和施工,在洞口浅埋段范围内为土层,孔隙水及岩溶水较发育,围岩不稳定。防水、防塌成为制约进洞施工的关键因素。施工中首先对洞口段进行反压回填夯实,再施作套拱及19m长大管棚对洞口段进行超前支护,然后再进行正洞开挖。   二、施工难点   (一)围岩软弱,隧底承载力不足   隧道进口围岩为碎石土、软塑状粉质黏土夹碎石,呈土(砂土)状,节理缝隙发育,富含地下水。开挖后补勘地质资料显示:进洞(DK151+778.51~DK1521+786.51)段结构基地位于粉质粘土和全风化泥质砂岩中,需采用换填处理,换填材料C20砼,并开挖至基岩面一下0.5m。隧底晶屑凝灰岩强风化、全风化层厚度加大,遇水软化,造成基底承载力(实测230kPa)不满足明洞和隧道的承载力要求(设计300kPa)。   (二)浅埋偏压,隧道横向位移   由于受地形、设计选线等多种因素的制约,隧道进口沿山坡等高线穿行,且地形较陡,隧道左右侧覆盖层厚度相差悬殊,侧压力大。特别是进口段,隧道覆盖层厚度较薄,且为坡积土,施工中有塌方冒顶和侧向挤压滑移变形的危险。根据该隧道浅埋偏压特点,增设了隧道横向位移观测项目,即沿隧道中心线,每5m设置1个观测点,每周用全站仪检测隧道横向位移情况。减少隧道横向存在不稳定因素,加大隧道安全施工稳定性。   (三)土体属松散土质,围岩自稳能力差   在隧道进口端明洞段开挖过程中,隧道开挖过程中,岩性接触带较多,洞顶厚度薄的部位及过渡段,洞身稳定性差。灰岩地段可能存在岩溶溶蚀发育区,浅埋地段以粉质粘土、全风化、强风化岩为主,顶板厚度小,侧壁不稳定,极易坍塌。DK151+980处埋深较浅,隧道覆盖层厚度20m~30m,且为S2f与S3m岩性接触带,工程性质差,岩质为泥质粉砂岩,砂质泥岩,岩体全风化,呈砂土状;弱风化,节理裂隙发育。地表水?B入土体中,在松散的坡积土层中?B流,形成空穴水路,一遇扰动即坍塌变形。   三、洞口浅埋段安全控制技术   (一)施工前处理   明挖段需回填部分根据实际情况土石或改良土进行回填密实,密实度不小于0.8,粒径≤15cm,不得有石块、灰渣及有机杂物,也不得采用膨胀性粘土,回填施工应均匀对称进行,分层夯实,两侧回填土面高差不得大于0.5m,人工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25m,机械夯实每层厚度不得大于0.3m。   (二)边、仰坡开挖防护   边、仰坡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机械施工,当开挖至离坡面20cm厚度时,采用人工修坡,严禁超挖,坡面设置坡度尺,每开挖一级平台,进行边、仰坡施工放样,控制平台尺寸及坡面坡率。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锚、网、喷防护施工,洞口以上第一、二级边、仰坡采用5m长药包锚杆,以上边、仰坡面采用3m长药包锚杆,锚杆间距为150*150cm,梅花型布置,φ8 钢筋网片,间距25*25cm,锚杆与网片进行焊接,网片与边坡面要设置垫块,保证其间砼厚度不小于3cm,总体喷射砼厚度不小于15cm。   (三)大棚管超前支护   在开挖面搭设作业平台,测量人员在开挖断面画出开挖五寸台,施工人员沿开挖轮廓线下5cm向外扩挖50cm宽30cm深沟槽,嵌入一榀I20a工字钢拱架,以利管棚施作。按设计施作φ108×6大管棚,超前大管棚外插角控制在3o~5o,管棚长19m,外露部分不小于0.5m。采用JXY-100钻机及M50锚杆钻机钻孔,UBJ-1.8挤压式注浆泵注浆。大管棚安装好后,外露部分50cm与钢拱架焊接牢固。沿隧道轴线方向架立6榀拱架,间距60cm,拱架间用Ф22连接筋焊接,环向间距1.0m。沿钢拱架内设挂板并浇注3m长50cm厚C20砼套拱,砼保护层预留5cm,左右钢拱架底脚部分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