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汇丰)题稿.ppt

  1. 1、本文档共10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内容 第一章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危害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 第一章 危险化学品的危害性 爆炸 火灾 中毒 环境污染    2006年11月5日20:15分,炼油厂第一作业部加氢裂化装置脱丁烷塔底泵P-602B密封泄漏起火。 6 日 0:55 分余火全部熄灭。 环境危害 第二章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 特点 一、受灾范围广。    受泄漏处开口大小、泄漏速度、泄漏总量、泄漏途径及气象条件的影响而波动不同的范围。但一般比其它灾害事故扩散的范围广、面积大。   如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氯气泄漏中,有毒气体大量扩散,致使警戒范围扩大至半径1000米,组织了10万居民疏散。 二、伤害人员多。 有毒气体的大量扩散,使众多的人员中毒伤亡。如2000年6月18日山东即墨市大众液化气站的液化气泄漏处置中“消防官兵被呛得晕过去,经抢救醒了又战斗,”“有两人一度危险,经抢救才脱险。” 三、连锁危害严重。 危险化学品的泄漏,并非像建筑倒塌或交通事故那样,灾情基本定格,规模基本形成,而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仅仅是灾害事故的开始。 有毒物质的泄漏随着范围的不断扩大,泄漏量的不断增加,会危害更多人员的生命安全,危及家禽家畜和自然界某些生命;污染环境,影响生态,影响人民生活。 可燃气体与液体的泄漏,还会引起气体或液体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发生严重的灾害事故,造成惨重的损失和后果。 四、处置难度大。 1.灾害现场险情的潜在隐蔽性。 泄漏现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恶性事故,诱发因素防不胜防。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泄漏具有爆炸性,有的还附有毒性;大部分有毒物质以毒害为主,但同时也具有爆炸燃烧性。在泄漏环境处置事故,进行堵漏、关阀、稀释、驱散时,都冒着很大的风险,具有很大的危险性,真可谓生死一线间。 2.处置程序复杂,指挥难度大。 泄漏处置现场,指挥员要考虑现场警戒、浓度检测、禁止火源、道路管制、送电限制、疏散群众、抢救人命、稀释驱散、冷却保护、堵漏关阀、化学中和、倒罐输转以及选择指挥部位置、选择停车位置、选择进攻阵地,确定处置方案、确定使用装备、确定小分队行动须知等问题,在部署和实施过程中,稍有不慎或一着失误,就会危害全局,酿成大祸。 3.对周边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难以控制。 在泄漏事故处置中,特别是可燃气体与液体蒸气的泄漏,能否对处置区域内人员的服装、使用电器严格管制,显得十分重要,往往会有漏洞;周边环境中,人员容易发现,也好疏散,但火源、电源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控制,做到一个不漏,而往往是由于死角引发恶性事故。 4.个人防护要求高。 在大部分泄漏现场,应急抢险人员必须配戴空(氧)气呼吸器,穿着简易防化服或重型防化服,并要穿防静电内衣。氯气泄漏场所必须佩戴正压式防毒面具,氨气泄漏场所要尽量穿着纯棉衣裤等。 五、社会联动要求高。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需要消防、公安、武警、医疗救护、市政公用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环保以至防化部队等共同参与,联动作战,才能完善处置。 如果生态环境检测没有环保参与,警戒没有公安武警作主力,伤员没有医疗救护,大型机械设备没有公用部门保障,军事毒气大量泄漏没有防化部队的投入,则我们进行抢险救援的可行性都是不可思议的。 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 一、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的的几项基本原则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定义 (二)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 1、单位自救 《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九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的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指定兼职的应急救援人员;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定:单位内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单位负责人对组织救援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 2、社会救援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发生社会事故时当地人民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所负有的责任和义务,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当地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 外源化学物急性毒性分级(WHO推荐) 2. 询情 (1)造成事故危险化学品性质、存量。 (2)周边情况。其他危险化学品情况、电火源、人员密集度等情况; (3)遇险人员情况; (4)装置情况。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扩散范围; (5)处置现状,工艺措施、到场人员处置意见。 3.调集救援力量,部署救援行动 (1) 依据事故情况确定救援方案,分配救援任务,下达救援指令。 (2)调集救援力量、专用器材、侦检仪器、防护装备或药剂; (3)分配救援任务; (4)占据有利地形,不盲目进入现场,设立指挥部 (三) 现场侦查与检测 (1)搜寻遇险人员; (2)使用检测仪测定泄漏物质、蒸气浓度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