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曲靖云投新奥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焦炉煤气甲烷化制液化天然气项目
中温脱硫槽吊装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质量安全部
2014年2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1
2吊装参数 1
3吊装工艺 1
4受力计算 2
5吊装劳动力计划 4
6施工技术要求 4
7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5
9吊车性能表 7
1工程概况
1.1概况综述
本方案适用于曲靖云投新奥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焦炉气制液化天然气项目脱硫工段2台中温脱硫槽吊装。中温脱硫槽的外形尺寸、重心、重量等均依据制造厂所提供的相关参数为准。其它设备吊装参照此方案进行做业。
1.2编制依据
1.2.1 《钢制压力容器》GB150-1998
1.2.2 《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SH/T3515-2003
1.2.3 《石油化工工程起重施工规范》 SH/T3536-2002
1.2.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2吊装参数
2.1吊装参数
表1中温脱硫槽吊装参数一览表
名称 设备规格 重量 吊装状态 主吊车 抬尾吊车 台数 中温脱硫槽 φ3444×15300 83t 整体吊装 300t汽车吊 100t汽车吊 2 3吊装工艺
3.1吊装工艺概述
根据施工现场及吊装环境,确定中温脱硫槽采用300t汽车吊为主吊、100t汽车吊抬尾吊装的工艺完成吊装工作。
3.2地基处理
由业主负责吊装区域进行地基处理。
3.3吊装索具设置
中温脱硫槽主吊2根规格Φ65×32米的钢丝绳作为主吊索具;采用2根规格Φ32×24米的钢丝绳及25t卸扣作为抬尾索具。
3.4设备吊装过程
所有吊装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吊装前的联合检查,确认达到吊装条件后进行吊装。再次对吊装索具及吊车站立场地进行检查,确认无异常情况后,完成试吊。
始吊阶段:300t汽车吊车及100t汽车吊车同时缓慢起钩使中温脱硫槽离地面200mm,确认无异常后缓慢起钩。
中间阶段:确认无异常情况,300t吊车不断起升,100t吊车慢慢回吊车钩,设备直立状态时,100t吊车摘除索具。当设备裙座底部吊装高过基础200mm后停止起钩,慢慢调整吊车扒杆,使设备位于基础正上方。
就位阶段:调整设备安装方位,吊车回钩使设备安装就位。摘除索具,退出吊装作业。
4受力计算
4.1设备起吊时受力分析
4.1.1吊车受力计算
由计算得出:中温脱硫槽本体、加固及抬尾吊耳的组合重心距离中温脱硫槽地脚环底部10660mm。
受力分析图
根据起吊受力图得出:
根据方程求得:
F1=56.2t F2=27.5t
:中温脱硫槽本体、主吊耳、加固及抬尾吊耳重量83t
:起吊时对设备的提升力
:起吊时对设备的提升力
:起吊时主吊点到组合重心的水平距离,
:起吊时抬尾吊点到组合重心的水平距离,
4.1.2起吊时吊车负载率计算
=67.32t
=33.26t
=52.7%
=58.7%
:起吊时300t汽车吊受力大小(考虑1.1倍安全系数)
:起吊时100t汽车吊受力大小(考虑1.1倍安全系数)
:300t汽车吊承担的其他重量,吊钩、跑绳、及吊装钢丝绳重量5.6t
:100t汽车吊承担的其他重量,吊钩、跑绳及吊装钢丝绳重量3t
:起吊时300t履带吊额定起重量,=127.8t
:起吊时100t汽车吊额定起重量,=56.7t
:起吊时300t履带吊的吊装负载率
:起吊时100t汽车吊的吊装负载率
:动载系数,
4.2设备吊装过程中吊车受力分析
:为设备提升与地面的夹角
:抬尾吊耳孔中心到设备中心线距离,
中温脱硫槽吊装过程吊车的受力分析见表2。
表2:中温脱硫槽吊装吊车受力一览表
序号 设备
与地面夹角 300t汽车吊 100t汽车吊 承担设备重量(t) 吊车受力
(t) 额定
荷载
(t) 负载率 承担设备重量(t) 吊车受力
(t) 额定
荷载
(t) 负载率 1 15o 57.1 62.1 142 48.6% 26.6 29.3 63 51.7% 2 30o 57.9 63 142 49.3% 25.7 28.4 63 50.2% 3 45o 59.1 64.17 142 50.2% 24.6 27.3 63 48.1% 4 60o 61 65.97 142 51.6% 22.8 25.5 63 44.9% 5 75o 64.7 69.75 142 54.6% 19 21.7 63 38.3% 5 80o 67.3 72.36 142 56.6% 16.4 19.1 63 33.7% 6 85o 73.2 77.13 142 60.3% 11.6 14.3 63 25.2% 7 90o 8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