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德国军队突袭苏联。一星期内,苏军损失兵力100万人以上,西部工业区全部沦陷。 希特勒微笑着声称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庆祝的仪式,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德军不仅被全线扼止,而且开始遭遇反攻。 希特勒不明白,已经失去西部工业基地的苏联,为什么会越战越强? …… 即使在最艰苦的1942年,苏联飞机产量仍达到两万架以上,比德军几乎超出一倍。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的利剑。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 到斯大林逝世的时候,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类产量还没有达到沙皇时代的水平。 这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时间 粮食人均产量 (公斤) 肉类人均产量 (公斤) 1928~1929 470 35 1930~1932 460 20~25 1933~1937 440~450 15~20 1938~1940 420~430 25 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稞麦,每千克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 保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维系了政治的稳定; 国民素质得到提高;有利于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文化上: (1)积极方面: 从长远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 调;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权力的高度集中,导致个人专断作风严重, 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过于单一的文化模式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结 论 经济上: 政治上: 思想文化上: (2)消极方面: 以下对“斯大林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成标志着“斯大林模 式”创建 B、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D、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唯一模式 巩固提升 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是在 A、“一五”计划完成后 B、 “二五”计划完成后 C、 “三五”计划完成后 D、“四五”计划完成后 苏联工业化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轻重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 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B、是苏联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政治状况的产物 C、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结束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斯大林同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 也许纯属巧合,列宁以发源于西伯利亚的大河——勒那河的名字作为自己的化名,而他的继任者(斯大林)则以一种硬度很强的金属——“钢”作为自己的姓氏。 正如这两个姓名的文字意义一样: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大国崛起·风云新途》解说词 1.背景 (1)苏联建立 时间:1922年12月 加盟共和国:4个 11个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为苏联领导人,苏联的经济政策发生变化。 (3)列宁逝世 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2)国民经济恢复后仍是落后的农业国 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代之而起的是一位“钢铁般的人” 斯大林:意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规范汉字书写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 标点符号用法举例.pptx VIP
-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Z-30“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考试题库.doc VIP
- 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精练).docx VIP
- 2018年四川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程测量赛项中职组理论考试题库.docx VIP
- 2020年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工程测量赛项理论试题.doc VIP
- 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工程测量赛(教师组)理论试题.docx VIP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党课讲座PPT模板.pptx VIP
- 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工程测量赛项(学生组)理论试题.docx VIP
- 全频带阻塞干扰刘慈欣小说读书分享PPT.pptx VIP
- 作子女生命的教练.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