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排版引擎
首先厘清一下浏览器内核是什么东西。
英文叫做:Rendering Engine,中文翻译很多,排版引擎、解释引擎、渲染引擎,现在流行称为浏览器内核,至于为什么流行这么称呼,。
Rendering Engine,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渲染网页内容的,将网页的内容和排版代码转换为可视的页面。因为是排版,所以肯定会排版错位等问题。为什么会排版错位呢?有的是由于网站本身编写不规范,有的是由于浏览器本身的渲染不标准。
现在有几个主流的排版引擎,因为这些排版引擎都有其代表的浏览器,所以常常会把排版引擎的名称和浏览器的名称混用,比如常的说IE内核、Chrome内核。其实这样子是不太合理的,因为一个完整的浏览器不会只有一的排版引擎,还有自己的界面框架和其它的功能支撑,而排版引擎本身也不可能实现浏览器的所有功能。下面罗列一下几款主流的排版引擎和浏览器。
1、Trident(Windows)
IE浏览器所使用的内核,也是很多浏览器所使用的内核,通常被称为IE内核。基于Trident内核的浏览器非常多,这是因为Trident内核提供了丰富的调用接口。老的Trident内核(比如常说的IE6内核)一直是不遵循W3C标准的,但是由于它的市场份额最大,所以后果就是大量的网站只支持老的Trident内核,依据W3C标准写的网页在老的Trident内核下面又出现偏差。目前可供调用的最新版的Trident内核是IE9所用的内核,相较之前的版本对W3C标准的支持增强了很多。
Trident内核的浏览器:
IE6、IE7、IE8(Trident 4.0)、IE9(Trident 5.0)、IE10(Trident 6.0);
世界之窗1、世界之窗2、世界之窗3;
360安全浏览器1、360安全浏览器2、360安全浏览器3、360安全浏览器4、360安全浏览器5;
傲游1、傲游2;搜狗浏览器1;腾讯TT;阿云浏览器(早期版本)、百度浏览器(早期版本)、瑞星安全浏览器、Slim Browser;
GreenBrowser、爱帆浏览器(12 之前版本)、115浏览器、155浏览器;
闪游浏览器、N氧化碳浏览器、糖果浏览器、彩虹浏览器、瑞影浏览器、勇者无疆浏览器、114浏览器、蚂蚁浏览器、飞腾浏览器、速达浏览器、佐罗浏览器;
2、Gecko(跨平台)
Netscape6启用的内核,现在主要由Mozilla基金会进行维护,是开源的浏览器内核,目前最主流的Gecko内核浏览器是Mozilla Firefox,所以也常常称之为火狐内核。因为Firefox的出现,IE的霸主地位逐步被削弱,Chrome的出现则是加速了这个进程。非Trident内核的兴起正在改变着整个互联网,最直接的就是推动了编码的标准化,也使得微软在竞争压力下不得不改进IE。不过比较可惜的是,虽然是开源的,也开发了这么多年,基于Gecko的浏览器并不多见,除了一些简单的改动(坑爹的X浏览器)或者是重新编译(绫川ayakawa、tete009),深度定制或者增强型外壳的还比较少见。另外就是有一些其它软件借用了Gecko内核,比如音乐管理软件SongBird。
常见的Gecko内核的浏览器
Mozilla Firefox、Mozilla SeaMonkey
Epiphany(早期版本)、Flock(早期版本)、K-Meleon
3、KHTML(Linux)
KDE开发的内核,速度快捷,容错度低。这个内核可能不见得很多人知道,但是后面再看下去你就明白了。
常见的KHTML内核的浏览器:Konqueror
4、WebKit(跨平台)
由KHTML发展而来,也是苹果给开源世界的一大贡献。是目前最火热的浏览器内核,火热倒不是说市场份额,而是应用的面积和势头。因为是脱胎于KHTML,所以也是具有高速的特点,同样遵循W3C标准。
常见的WebKit内核的浏览器:Apple Safari、Symbian系统浏览器
5、Chromium(跨平台)
维基百科里面并没有将Chromium从WebKit分出来,这个区分完全是基于我个人的恶趣味。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大牛的博文说过,Chromium把WebKit的代码梳理得可读性提高很多,所以以前可能需要一天进行编译的代码,现在只要两个小时就能搞定。这个我自己也没有考究过,但是估计可信。这个也能解释为什么Gecko和WebKit出来了这么久,第三方编译、定制的版本并不多,但是由Chromium衍生出来的浏览器早就满坑满谷了。
常见的Chromium内核的浏览器:Chromium、Google Chrome、SRWare Iron、Comodo Dragon
6、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