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光合作用1讲义.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光合作用1讲义

能量之源 ——光与光合作用 外膜 内膜 基粒 基质 类囊体 一、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色素分布:类囊体薄膜上 酶分布:类囊体薄膜和基质 功能:光合作用场所 注意:原核生物(如蓝藻)无叶绿体 叶绿体中的色素 叶绿素 (含量约占总量的3/4) 类胡萝卜素 (含量约占总量的1/4) 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素(黄色)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与功能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录像) 1.原理:提取:色素溶解于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不溶于水 分离: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纸层析法) 2.步骤: (1)提取色素: 研磨: SiO2(研磨充分) CaCO3(保护色素) 过滤:获取绿色滤液(试管口加棉花防挥发) 取5g鲜叶 → → (2)准备滤纸条 画滤液细线: 滤液细线 (细、直,干燥后重复2 ~3遍) (3)分离色素: 层析液不能没 及滤液线 培养皿加盖防挥发 胡萝卜素 叶黄素 叶绿素a 叶绿素b 无水乙醇或丙酮(溶解色素) 铅笔线 画铅笔细线 ★要求:细、直 干燥后重复2—3次 画滤液细线 层析液 培养皿 滤液细线 6、实验讨论 (1)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能否触到层析液?为什么? 不能,因为色素会溶解于层析液中,不能分离 (2)下列层析装置有哪几个错误 ①未加盖 ②色素滤液细线被层析液浸没了 ③滤纸条下端未去两角 ④色素滤液细线太宽 (3)研磨前加SiO2、CaCO3、丙酮的目的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SiO2—— CaCO3—— 丙酮—— (无水乙醇) 使研磨充分 防止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 溶解和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4)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关键是什么? ①叶片要浓绿色——色素多 ②研磨要充分——充分破坏细胞,让色素出来 ③滤纸一端要去两角——使扩散起点相同,色素带平齐 ④滤液细线要细而直——使扩散起点同,色素带不重叠 ⑤滤液细线不能触到层析液——防止色素溶于层析液 滤液细线 胡萝卜素:最快 橙黄色 叶 黄 素:最窄、少 黄 色 叶绿素 a:最宽、多 蓝绿色 叶绿素 b:最慢 黄绿色 最远 类胡萝卜素 叶 绿 素 叶绿体 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 (2013江苏卷)5. 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A. 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 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 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 次 D. 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典型例题】 B 点拨:过滤是将滤渣和滤液分开,要用吸水性差的纱布而不能用吸水性强的滤纸。 干燥处理滤纸是为了让层析液能够更快的上升,使色素更好地分离。 画滤液细线,要等一次画完干燥后才能重复,防止滤液细线过粗。 色素为脂溶性的,要用无水乙醇溶解。 三、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 1648年比利时的范.海尔蒙特实验 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莱实验 1779年荷兰的扬.英根豪斯实验 1864年萨克斯的实验 1940年鲁宾和卡门的实验 1948年美国的卡尔文实验 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 实验结论: 范·海尔蒙特的“柳树实验” 普利斯特莱的实验 实验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吸收CO2,释放O2。 英根豪斯实验 结论: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植物绿叶才能产生氧气。 萨克斯实验结论: 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绿色植物是在绿叶的什么部位合成淀粉并产生氧气的呢?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用水绵进行了光合作用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并且是黑暗的环境里,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结论: 一个三棱镜可以将光线折射为七彩的光谱,这就是所谓的可见光谱,它包括七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液 恩吉尔曼实验的结果: 分析:这一巧妙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1)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与变化规律。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发生改变。科学家通过追踪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这种技术称为同位素示踪技术。同位素示踪技术是一种生物科学研究的技术手段。 (2) 卡门(M.Kamen)和鲁宾(Sam .Ruben)发现了寿命长的14C(它的半衰期为5720年),这就使示踪碳从标记物质(如CO2或者重碳酸盐)相继进入有机物质成为可能。因此,同位素14C逐渐成为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