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易燃液体气体NTT当量计算
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应用实例
通过对某公司原料罐区的评价,简要说明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的评价过程。
?
1 原料罐区基本情况
原料罐区共计8个化学危险品储罐,基本情况如表33所示。
?
表33 储罐基本情况
编号 T-100 T-102 T-202 T-104 T-105 T-213 T-223 直径/m 2 2 2.6 2.9 2.9 2.9 6 容积/m3 30 30 80 80 80 80 200 储存物质名称 氨水 丙烯腈 丙烯腈 丁二烯 丁二烯 苯乙烯 苯乙烯 最大量/m3 24 25.5 68 64 64 68 68 ?
罐区平面图如图7所示。
图7 罐区平面示意图
?
物质的主要物理化学特性如表5-34所示。
?
2 原料罐区的事故易发性B11评价
原料罐区事故易发性B11包含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和工艺事故易发性B112两方面及其耦合。
?
2.1 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
选取丁二烯、丙烯腈和苯乙烯作为物质易发性评价的对象。
列表计算,以丁二烯为例,如表35所示。
?
表35 丁二烯事故易发生B111计算表
爆炸气体特性 性质 分级 得分 最大安全缝隙
爆炸极限
最小点燃电流
最小点燃能
引燃温度 0.9~1.14
2%~12%
0.86A
0.31mJ
450℃ 10
11
10
14
8 总 分 G=53 易发性系数a i
危险系数C ij=a iG
化学活泼系数K 1.0
1.0×53=53
0.12 丁二烯的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Cij(1+K)=53×(1+0.12)=63.6 ?
丙烯腈是二级易燃液体,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50。
苯乙烯是三级易燃液体,物质事故易发性B111=40。
?
2.2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
从21种工艺影响因素中找出罐区工艺过程实际存在的危险,在以下几方面有特殊表现,构成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
物质事故易发性与工艺事故易发性之间的相关性用相关系数W ij表示,如表36所示。二者耦合成为事故易发性B11。
?
表36 工艺过程事故易发性B112相关系数W ij
影响因素 内容与参数 B112 相关系数 B112-10高压 0.1~0.8MPa 30 W ij=2.1j=10=0.9 B112-12腐蚀 速率为0.5~1.0mm/年 20 W ij=2.1j=12=0.9 B112-13泄漏 设备泄漏 20 W ij=2.1j=13=0.9 B112-21静电 液体流动 30 W ij=2.1j=21=0.9 ?
2.3 事故易发性B11
事故易发性B11计算为:
?
3 原料罐区的伤害模型及伤害一破坏半径
原料罐区最大的火灾爆炸风险是丁二烯罐的燃烧爆炸,其伤害模型有两种:(1)蒸气云爆炸(VCE)模型;(2)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模型。前者属于爆炸型,后者属于火灾型。
不同的伤害模型有不同的伤害一破坏半径,不同伤害一破坏半径所包围的封闭面积内,人员多少、财产价值多少将影响事故严重度大小。伤害—一破坏半径划分为死亡半径、重伤(二度烧伤)半径、轻伤(一度烧伤)半径及财产破坏半径。
?
3.1 丁二烯蒸气云爆炸(VCE)
丁二烯有两个储罐,分别是T-104罐(悬挂圆柱立罐,最大贮存量64m3)和T-105罐(悬挂圆柱立罐,最大贮存量64m3)。因此,最大贮存质量为:
W f =(64+64)×621.1=79500.8(kg)
TNT当量计算公式为:
WTNT=1.8aW f Q f /QTNT
式中 1.8——地面爆炸系数;
a——蒸气云当量系数,取a=0.04;
Q f ——丁二烯的爆热,取Q f =46977.7 kJ/kg;
QTNT——TNT的爆热,取QTNT=4520kJ/kg。
因此:
WTNT=1.8×0.04×79500.8×46977.7/4520
=59491.8(kg)
死亡半径R1为:
R1=13.6(WTNT/1000)0.36=61.7(m)
重伤半径R2由下列方程式求解:
解得:
R2=151.7m
轻伤半径R3由下列方程组求解:
解得:
R3=271.7m
对于爆炸性破坏,财产损失半径R财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KⅡ——二级破坏系数,KⅡ=5.6。
计算得:
R财=218.3m
将上述结果列入表37。
表37 丁二烯蒸气云爆炸破坏半径(m)
死亡半径 重伤半径 轻伤半径 破坏半径 61.7 151.7 271.7 218.3 ?
伤害区域如图5-8所示。
?
3.2 丁二烯扩展蒸气爆炸(BLEVE)
丁二烯用两罐储存,取W=0.7×79 500.8=55 650.6kg。
按以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塔望食品品牌策划:品牌就是生意,功能饮料行业如何正确品牌定位.pdf VIP
- 2023春国开电大《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形考任务(形成性考核作业1)试题及答案.pdf VIP
- HGT20592_20635-2009钢制管法兰、垫片和紧固件(法兰选取).pdf VIP
- 中国脱硫脱硝除尘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VIP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营销现场作业安全工作规程(试行).docx VIP
-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考试(理论考核)题库及答案(2025年深圳).docx VIP
- 手工贴标工艺培训.pptx
- 电梯(困人)机房救援说明.doc VIP
- Power BI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案例教程.pptx
- 建设法规测验.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