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及实现的方法分析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及实现的方法分析
; 语言教学的任务到底是什么?有人把语文课上成文学欣赏课,有人上成写作课,有人上成汉语知识课,也有人上成思想教育课。似乎都有点道理,又似乎过于片面。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言教学,也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达到培养学生语感、使学生能正确使用语言的目的。为什么说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呢? ; 首先,“语文”这两个字的含义并非“语言”和“文学”,也不是“语言”和“文字”。“语文”原称“国文”或“国语”,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课本编审委员会决定采用“语文”作为学科的名称时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文”就是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从那时起,“语文”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今天,可见教学语文,学生形成语文能力(听说读写的能力),都离不开语言本身。我们讲读一篇文章,必须紧扣课文的语言去教学,必须以训练语感为核心。 ; 其次,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问题。现行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中学语文教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基本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言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这段话中的“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基本任务。离开了这个目标,就不是语文课了。语文课中是有思想教育、文学教学、知识教学的任务,但这些任务都必须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这就可以归结为: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根本任务。只有加强语文教学,抓住这个中心,才能完成培养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的基本任务,同时完成思想教育、文学教学、知识教学等其他任务。 ; 第三,传统的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训练和积累。传统的语文教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主张通过反复吟诵、潜心涵咏,来明文达义。有人甚至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种教学方法具有意会性、直观性,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对语言的直觉感悟。这种重视吟诵的作用,重视语感的培养,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有鉴赏意义。 ; 回顾以往,教育家夏丏尊、叶圣陶、黎锦熙、朱自清等先生都非常重视语言教学,强调学生对文章语言的感受和积累。王力先生说,由于汉语言“重意会,重神摄,重具象”,因此人们对语言的体味和领悟尤其重要。叶圣陶先生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这些都属于语感教学的范畴。 ; 第四,语文教改自1979年以来,经历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从于漪、黎世法到钱梦龙、魏书生,这些语文教学的改革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很大的反响,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我总觉得,这些教改探索比较重视研讨教学方法和课堂结构模式,对语文本身的研究似乎还可以重视些。所以,我们要进行冷静的反思,应该返璞归真,要注意研究文本,紧扣文本重视语言教学,引导学生好好品味语言,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感,达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 ; 总而言之,我们语文教学,必须从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和根本任务去考虑,要端正教学路子,要改变脱离语言去分析内容和研究教学。要紧紧抓住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品味语言,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 语言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训练语感又是语言教学的核心。那么,如何品味语言、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下面以我在幼儿师范班教学的《海燕》(郑振铎)一课为例,谈谈语感训练的四种方法。 ; 第一,重视和指导朗读。《海燕》是一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很适合朗读。在教学中我采用多种读法,如学生的个读、齐读、散读和教师的范读,几种读法交替使用,让学生品味散文优美的意境、真挚的感情和词句准确形象的表现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 第二,多比较。《海燕》中有这样一段话:“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么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这里的语言很准确、生动。“嫩蓝的春天”、“几痕细线”,“嫩蓝”为什么不用“蓝色的”、“蔚蓝的”、“绿色的”呢?它突出了颜色浅、淡,有清新的感觉,“几痕”一般用“几条”“几根”,“几痕”是远处看,似有若无的感觉。这“嫩蓝”“几痕”是多么富有表现力啊! ; 第三,启发联想和想象。《海燕》文中有一段描绘春景的图画,还有一段描绘人们沉醉在大海美景中的文字。我启发大家回忆学过的朱自清先生的《春》和王鲁彦先生的《听潮》,联想那隽妙无比的春景和绝美的海天图画。如文中“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我启发大家联想:三三两两、上下错落的小黑点跳跃在几痕细线上,像什么?幼师学生自然会联想到熟悉的五线谱和一个个音符,这不是很有“致”吗? ; 第四,引导学生切身体会。《海燕》抒写的是一种“乡愁”。由于幼师同学年龄小,阅历少,很难品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