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复习讲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线性判别方法 (1)两类:二维及多维判别函数,判别边界,判别规则 二维情况:(a)判别函数: ( ) (b)判别边界:g(x)=0; (c)判别规则: n维情况:(a)判别函数: 也可表示为: (b)判别边界:g1(x) =WTX=0 (c)判别规则: (2)多类:3种判别方法(函数、边界、规则) (A)第一种情况:(a)判别函数:M类可有M个判别函数 (b) 判别边界:ωi (i=1,2,…,n)类与其它类之间的边界由 g(x)=0确定 (c) 判别规则: (B)第二种情况:(a)判别函数:有 M(M _ 1)/2个判别平面 (b) 判别边界: (c) 判别规则: (C)第三种情况:(a)判别函数: (b) 判别边界: gi(x) =gj(x) 或gi(x) -gj(x) =0 (c) 判别规则: 2.分段线性判别方法 1)基于距离:(1)子类,类判别函数 (2)判别规则 (1)子类:把ωi类可以分成li个子类: ∴ 分成l个子类。 子类判别函数: 在同类的子类中找最近的均值 (2)判别规则: 这是在M类中找最近均值。则把x归于ωj类完成分类 2)基于函数:(1)子类,类判别函数 (2)判别规则 (1)子类类判别函数:对每个子类定义一个线性判别函数为: (2)判别规则:在各子类中找最大的判别函数作为此类的代表,则对于M类,可定义M个判别函数gi(x),i=1,2,…..M,因此,决策规则 3)基于凹函数的并:(1)析取范式,合取范式,凹函数 判别规则 析取范式:P=(L11∧L12∧…∧L1m)∨…∨(Lq1∧Lq2∧…∧Lqm) 合取范式:Q= (L11 ∨ L12 ∨ … ∨ L1m) ∧ … ∧(Lq1 ∨ Lq2 ∨ … ∨ Lqm) 凹函数:Pi=Li1∧Li2∧…∧Lim 判别规则:设第一类有q个峰,则有q个凹函数。 即P=P1∨P2∨……∨Pq 3.非线性判别方法 (1)集中,分散 (2), 均集中 4.分类器的设计 (1)梯度下降法(迭代法):准则函数,学习规则 (a)准则函数:J(W)≈J(Wk)+ ▽JT(W- Wk)+(W- Wk)TD(W- Wk)T/2 其中D为当W = Wk时 J(W)的二阶偏导数矩阵 (b)学习规则:从起始值W1开始,算出W1处目标函数的梯度矢量▽J(W1),则下一步的w值为:W2 = W1-ρ1▽J(W1) 其中W1为起始权向量, ρ1为迭代步长,J(W1) 为目标函数,▽J(W1)为W1处的目标函数的梯度矢量 在第K步的时候 Wk+1 = Wk-ρk▽J(Wk) 最佳步长为ρk=||▽J||2/▽JTD▽J 这就是梯度下降法的迭代公式。 (2)感知器法:准则、学习规则(批量,样本) (a)准则函数: 其中x0为错分样本 (b)学习规则: 1.错误分类修正wk 如wkTx≤0并且x∈ω1 wk+1= wk+ρkx 如wkTx≥0并且x∈ω2 wk+1= wk-ρkx 2.正确分类 ,wk不修正 如wkTx0并且x∈ω1 如wkTx<0并且x∈ω2 wk+1= wk (3)最小平方误差准则法(MSE法)(非迭代法):准则、权向量解 (a)准则函数: (b)权向量解: (4)韦—霍氏法(LMS法)(迭代法):准则,学习规则 (a)准则函数: (b)学习规则: W1任意 ,Wk+1=Wk+ρk(bk-WkTXk) Xk ρk随迭代次数k而减少,以保证算法收敛于满意的W值 (5)何—卡氏法(H-K法)(迭代法):准则,,的学习规则 (a)准则: 它的解为: (b)b,W的学习规则: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