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必修2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
*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 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 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 山。”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中的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而他当年画的那个圈不断扩展,开放的春风吹绿了江南岸,又度玉门关。在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的发展中,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 请思考: 1.邓小平为什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 2.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新格局,有何特点? 1.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过程及相关史实。 2.重点掌握经济特区的创办、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等史实。 3.通过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历程,认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经济特区的创办 阅读教材P58~P59相关内容,并阅读下列材料。 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资金是不可能的。” 探究分析: (1)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策略? 提示:发展对外经济是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任何一个国家都必须在不断加强对外关系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曲折历程来看,封闭就要落后,开放才能获得迅速发展。 (2)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 提示: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3)创办经济特区,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积极的影响? 提示:经济特区利用有利的政策,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国际为导向,扩大外贸出口,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五个经济特区成就非常突出,在全国居于前列,成为全国的排头兵。 教材P58【学思之窗】: 国家为什么决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实行对外开放?这个举措有什么战略意义? 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借用港澳的资金、技术、人才及管理方面的优势;这里华侨众多,海外关系较多,人脉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 意义:广东、福建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对于加快我国对外开放,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特区:一个主权国家或地区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一定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开放的特殊政策,用优惠的办法,吸引外资,引进技术,从而达到一定经济目的的特殊经济区。中国的经济特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深化及特点 阅读教材P59~P61相关内容,《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及以下材料。 十年实践,使我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这对迎接世界经济重心向环太平洋地区转移,加速我国现代化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 (1)请同学们在P59地图上找出14个城市的位置,并思考这些城市发展经济具有哪些有利条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的影响? 提示:条件:沿海城市具有较雄厚的工业基础,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交通方便,具有较大的外运港口,并且同内地铁路相连,是中国重要的贸易口岸。影响: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旨在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技术的步伐,它们将成为经济繁荣、技术先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和沟通国内、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港口城市。 (2)阅读P59《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思考我国沿海开放地带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 提示:水陆交通方便,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科学技术进步,农业条件好,乡镇企业发达,又有广阔的腹地作为依托。 (3)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何特点? 提示: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早在沿海开放城市设立的以发展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特定区域,后来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较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从发展模式看,增加区域经济总量是其直接目标,以外来投资拉动为主,产业以制造加工业为主。 (4)浦东开发的条件是什么? 提示:上海在对外开放方面所拥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人才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历史积淀与国际交往的联系和经验等。这些,都预示上海有着迅速发展的内在潜质,有着重塑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形象的先天条件。 (5)我国历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