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必修2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3
*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世界最早培植水稻和粟;距今七八千年,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神农是中国农业的始祖) 距今一万年左右,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三大中心) ①生活方式改变:从迁徙走向定居 ②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商周农业 原始农业 农作物 耕作技术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耜耕时代) 石刀、石斧、石犁 少量青铜农具, 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刀耕火种 排水、除草培土、沤肥治虫(土地利用率提高) 南稻北粟 粟、稻、黍、稷、麦(五谷)桑、麻等 ②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1、起源: 2、表现: 3、意义: 4、特点: 1.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2.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明清 经济重心转移江浙地区 宋朝 隋唐 魏晋南北朝 两汉 春秋战国 水利工程、灌溉农具 耕作制度 耕作技术 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 铁犁牛耕 垄作法---当时世界最先进 都江堰 耦犁---赵过推广、犁壁 北方旱田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耕耙技术 代田法---赵过推行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灌溉、排涝) 筒车 水力高转筒车(丘陵山地) 风力水车 曲辕犁(江东犁)犁评 江南一年两熟、 一年三熟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请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下面表格。 耧车、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一年一熟 (完善) (农用动力革命) 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发生革命性的进步。 探究一:我国古代农具是怎样逐步得到改进的?(提示:从材质、制造工艺、牵引动力等方面概括)如何认识古代农耕工具改进的问题? 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蚌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⑵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 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牛耕)再到自然力牵引(水力、风力)。 2、认识: 1、改进: 3.(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09届高三摸底考试)下列农具的出现标志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划时代进步的是 A. 石斧 B .骨制耒耜 C. 铁犁 D. 曲辕犁 4.(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孔子有两个学生的字号带有“牛”字,一个是冉耕,字“伯牛”;另一个是司马耕,字“子牛”。他们有趣的名字可以印证春秋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农民可以接受教育 B.牛耕的出现 C.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 D.铁器的产生 5.(安徽蚌埠二中2008届10月月考) “翻倒,翻倒,唱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6. (山东枣庄市2009届高三阶段性检测)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 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8.《史记?河渠书》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材料中的“渠”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广通渠 9.“它是世界文化遗产,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成为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这段文字介绍的是 A.四川都江堰 B.大运河 C.八达岭长城 D.河北赵州桥 10.(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09届高三一次月考)余秋雨先生写过这样一段文字,“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请你判断一下,余先生笔下的“它”指的是: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基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必修1第10课鸦片战争.ppt
- 人教必修1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2.ppt
- 人教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ppt
- 人教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ppt
- 人教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3.ppt
- 人教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1.ppt
- 人教必修1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说课稿.ppt
- 人教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ppt
- 人教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2.ppt
- 人教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1.ppt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docx
- 难点详解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培优】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名师系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全国通用】.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突破训练)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docx
- 难点详解京改版数学9年级上册期中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含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docx
- 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7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带答案详解(夺分金卷).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