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必修3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中国人对外部世界无知中国人不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北京,官员在《会典》中查不出有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于是利玛窦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因为许多洋人不肯向中国官员下跪,于是许多中国人便认定洋人的腿弯不了,倒下就站不起来。 导言: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如同一位不断遭受打击的病人,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外伤未愈并发内伤。清王朝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处在时代前列的不同阶层的先进中国人提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这一时期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的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1.背景 “魏源扮演了两大角色:他是黄昏时的猫头鹰,理性地预告了天黑后的凄凉;他是黎明前的云雀,清脆地预告了天亮后的雾霭。 ——周兴旺 思考:地主阶级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有何异同点? 相同: ①都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②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③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不同:①洋务派侧重于对内镇压农民起义; 林则徐、魏源侧重于对外抵御列强侵略; ②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等实践活动; 林则徐、魏源实践较少。 * 利 玛 窦 鸦片战争中英交战两年了,道光皇帝派人审问英俘,竟提出这样可笑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两江总督牛鉴对英国火轮船,开始「疑其轮系用牛拉」而有人将实情相告,仍然「疑信未决」!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思考: 结合单元知识介绍,说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几个阶段及相关历史事件?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 思 想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实质 】向西方学习 课标要求: 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主张及其表现. 2.严复、康有为、梁启超有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3.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抵抗派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地主阶级洋务派 三、维新变法思想 ——资产阶级维新派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793年,乾隆帝致英王的信 材料二:“究竟该国(英国)地方周围几许?……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新疆天山以南地区)有无旱路可通?” —1842年5月,道光帝问疆吏大臣 思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说明问题? 当时的清政府闭目塞听,愚昧无知,不 了解世界形势的发展,夜郎自大!!!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思考: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会有明士猛醒,要跳出井底看看外面的世界? 中国 西方 材料三:比较近代前夕中西经济状况: 西方近代 工业经济 自给自足的 自然经济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鸦片战争失败,惊醒有识之士。 一、“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 A.封建统治危机四伏,政府愚昧无知、盲目自大 B.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民族危机加深 C.鸦片战争失败,惊醒有识之士 民族危机→ ——地主阶级抵抗派 强国御侮、救亡图存(目的) 2、主要代表人物: (1)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主要活动: 设立译馆, 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一、“开眼看世界” (2)、魏源和《海国图志》 编写《海国图志》 (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 ①编写: ②主张 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一、“开眼看世界”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制,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 ──魏源《海国图志·原叙》 〔材料二〕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翻夷书始。 ?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 〔材料三〕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即款之后,是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目的:抵御外敌 方法:设译书局,翻译西方书籍。 具体内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