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送东阳马生序

洪湖市第十一中学 八 年级(下) 语文 学科第 24 课 《送东阳马生序 》导学案 编写人: 王霞 审核:? 时间:2015年 4 月 10 日 班级:_____第_____小组?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体会对比手法的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①学习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②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难点:理解作者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知识链接】 1、作者:(投影出示)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本文的体裁特点。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遭遇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那么苦难就会成为促进我们取得成功的动力。这也正验证了孟子的一句话,“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设置提纲、引导自学、整体把握 1、学生交流作者作品相关资料。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指导朗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听完后指正、评价,教师作适当补充。 4、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三、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互助学习,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四人小组齐读第一、二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⑴根据注释各自疏通文意。 ⑵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⑶标出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 ⑷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掌握 2、出示相关问题,学生思考讨论 (1)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2)作者写出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的目的是什么? (3)文章如何描写其他学生的学习条件的?写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 (4)与作者读书时相比,你的的读书条件怎样?你应如何做? 3、诵读课文,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①、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描写和议论部分。 ②、学生边读边议,读读议议,这样写作的好处。 ③、教师补充: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叙述、描写的同时,还适当地穿插了议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4、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意思。 明确:课文通过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的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与专心与否,赞扬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 5、讨论:文中的学生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联系当前,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各抒己见) 四、拓展迁移 1、联想学习:像这样“劝学”的文章,你还可以说出哪些?(《孙权劝学》) 2、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出一些学习“勤奋”、“专心”的名言警句。 3、列举古人在艰苦条件下勤奋学习、以苦为乐的事例 囊萤映雪??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韦编三绝???? 画荻教子 五、当堂检测 1、宋濂,字 ,号 , 文学家,本文是一篇 序。 2、给下列字注音 嗜?(????) 逾?( ? )?叩?(? ???)叱咄?(? ??? )俟(?? ???) 负箧曳屣?(? ?

文档评论(0)

word.ppt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