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福建省空间格局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建省空间格局分析

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分析 我国目前城镇体系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分布由于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多种因素的影响,其空间分布形态一直呈现自东而西,由密到疏的扩散发展特征。建国后国家尽管加强了中、西部地带城镇的建设,但其分布的地域差异仍然具有如下特征 (1)城镇分布东密西疏 从我国目前城镇网密度看,城镇体系内城镇密集东部的格局基本没有改变,表现为东密西疏的空间分布总特征。 据1985年统计资料,我国现有城镇7928座,平均每万平方公里有8.26座城镇。由于我国正处于城镇经济大发展时期,城镇网密度的分布既继承了历史上城镇分布的基础,又受到了国家生产力布局自东而西推移的影响,表现为代表历史遗存主流的城镇网密度密集于东南的格局基本未变;同时作为新城市(镇)迅速崛起的“三线”建设地区,其城镇网密度正在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两大特征。 (2)城市偏集中纬地带 城市空间分布测度的另一形式是经纬网内分布状况。我国疆域辽阔,所囊括的经纬度跨度较大(自南而北跨纬度49度多,从东到西跨经度60多度)。从我国城镇体系的地域分布看,城市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度及东经105—125度的地区。 全国城镇空间结构将朝着“一带、七轴、多中心”的空间格局演变,其中一带是沿海城镇发展带,七轴是京广线等主要交通干线,多中心就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关中等全国范围内的重点城镇群。 福建省城镇体系空间格局特点 我省城镇体系空间发展布局,将以沿海城市带为脊梁,闽江口、厦门湾、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地区为支撑,六条城镇发展轴为网络,构筑“一带三区六轴”的城镇空间发展新格局。 “一带”将是沿海城市带,是覆盖福厦泉三大中心城市,漳州、莆田、宁德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及众多沿海经济发达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镇密集地带。这条沿海城市带,包括了6个设区市、23个县(市)和413个镇,总人口2491万,总面积约5.55万平方公里。该带具有便捷的海陆空联合交通体系,将串联三大沿海城市圈、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三大区域中心城市以及一批经济较发达县市,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脊梁”。   “三区”即三大城镇密集地区,是以福州为核心,包含了长乐、连江、罗源、福清、闽侯的闽江口城镇密集地区,将依托福州港,形成“一城两翼双轴线”的空间形态。以厦门为核心的厦门湾城镇密集地区还包含了漳州、龙海、长泰,将依托厦门湾,形成以厦门本岛为中心的“众星拱月”空间形态。以泉州为核心,包含晋江、石狮、惠安、南安的泉州湾城镇密集地区,则以泉州湾为依托,形成“一心三翼、向心聚集、面海环湾”的空间形态。   “六轴”即六条与高速道路并行的城镇发展轴,则将构成“二纵四横”发展形态。其中,“二纵”是指福鼎—诏安(沈海高速)城镇发展轴沿线,串联了6个设区市和15个县(市);松溪—武平(长深高速)城镇发展轴沿线,串联了6个设市城市和5个县城。“四横”包括了福州—邵武(福银高速)城镇发展轴,该轴东接福州港,西至江西,是三明、南平连接福州的主要通道。泉州—宁化(泉南高速)城镇发展轴东接泉州港,西至江西,成为连接三明与泉州的主要通道。厦门—长汀(厦成高速)城镇发展轴东接厦门港,西到江西,是闽西通往沿海地区的交通大动脉。福安—武夷山(宁上高速)城镇发展轴东接三都澳,西到江西,成为连接闽东、闽北的主要通道。“四横”连接了港口和内地,可拓展我省各港口的腹地,强化了东进西出。 沿海城市带将重点构建产业功能带、快速交通带、滨海旅游带和基础设施走廊,逐渐形成一个空间结构合理,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镇密集地区。   闽江口城镇密集地区,要以福州中心城市沿江向海拓展为依托,在城市外围形成新的工业集中地和产业基地,以产业聚集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提升城镇密集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厦门湾城镇密集地区,要从海湾型城市整体布局出发,立足海岛,跨出海岛,将不适宜岛内发展的产业移至岛外和周边地区,推动城市发展由海岛型向海湾型迈进。泉州湾城镇密集地区,要淡化行政区划界限,加快泉州市行政中心外迁。 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主要是从在规划末期(2010年)使福建省成为全国经济大省、海洋强省的目标出发,通过协调、整合、提升三方面进行。在规划中,重点强调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和资源、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的协调,主要着眼于空间的整合和小城镇和开发区的整合。 从空间、人口、经济、社会生活四方面选取17项指标构建了评价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得出各县域城镇化水平的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变量对福建省县域城镇化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即城镇化水平高的县域之间相邻,城镇化水平低的县域在空间上也相邻:同时福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