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建设现状与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建设现状与思考

2012级本科大学生2013年暑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调查题目 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建设现状与思考指导教师 学号、姓名 学号、姓名 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建设现状与思考摘要我组利用暑假时间进行了对课题“基层文化需求与建设现状与思考”的社会调查。选择进行此社会调查意义在于了解在5.12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家乡绵竹在重建过后基层文化的建设情况,人们对文化建设的了解与满意度,对未来基层文化建设应该加强的方向的思考。我组抽样调查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问法、抽样调查法、观察法”等多种调查方式。针对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现实情况,对每个地方都采用了适当的调查法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了有些和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情况,也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多了解现今的实事问题,多发现身边的问题。关键字基层文化、建设、现状、需求、精神文化、民俗文化。导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髓,是推进民族和谐的润滑剂。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传承至今;文化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力量,是一种信仰,是一种情怀,是一种温暖。而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重视对基层群众的文化传播,随着他们对文化的需求,中国共产党号召当地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建设。我们小组经过深思熟虑,对家乡当地的基层群众文化的需求与相关文化的建设现状做出了调查,也有了一些思考;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家乡文化的建设,在7月20日,我们小组开始划定调查方向和范围,确定了以地方调查为主,分别调查不同地区的基层群众,并且以实地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两种形式进行;其中在7月29日,我们小组首先在绵竹市九龙镇对其开展的荷花文化旅游节中,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当地的商家和远道而来的各地游客进行了调查;在7月31日,我们走访调查了位于绵竹市遵道镇的文化中心站,与几位中年人和老人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交谈,让我们深刻了解到遵道政府面对当地人民的文化需求所进行的文化建设。继而在8月1日,我们小组又在绵竹市年画村中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年画村特有的珍贵文化建设有了相应的了解;最后在8月5日,在绵竹市中心广场举办的每周一无偿献血活动中,我们对无偿献血的群众进行了将近2个小时的问卷调查,这让我不得不赞叹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精神素质。在小组关于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建设为主题的整个调查中,不仅受到了接受调查的群众的大力支持,也让我们对社会美与丑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而关于调查也就在我们的预想中告一段落。1、群众文化的理解群众文化,是指人们在职业外,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群众文化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精神文化来源,大力发展群众文化对于全面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内容之一。2、遵道镇文化中心建设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精髓,它的建设确实是需要长期进行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基层群众文化需求与建设的状况,我们在绵竹市遵道镇文化中心进行了调查访问。据在文化中心站中品茶聊天的几个老人们说,这个文化中心站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过后,万科集团捐赠修建的;里面包括了图书室、棋牌室、电脑室,还有每周两次面向村民播放电影的电影棚。当然,这里除了几棵硕大的梧桐树下的饮茶桌可以随时为村民们开放外,其他的图书室等等室内文化点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并且也会根据参观的人员量进行开放。只是让老人们很不满意的是,在这个文化站中没有休闲娱乐的地方,比如乒乓台、台球室等等。而在半年前当地政府官员答应为村民们整修这个文化中心站的计划,也迟迟没有实施;这其中牵涉了什么真相,大家也都只有放任不管了。当然,除了对这个文化中心站的无奈,对遵道政府在大地震过后,面对遵道的当地文化弃之不管,使以往以乡村旅游来推动经济的遵道镇变得落后了;为此,老人们更加愤怒和不满。也许是我们来的时机不对,直到最后离开的时候,也没有见管理员将室内的文化室打开。这是我们拍的照片:3、精神文化之献血站文化在绵竹中心广场,每周的星期一献血车会停靠在绵竹中心广场等待爱心人士献血,那一天就会看到长长的等待的队伍。为了了解现在人们对精神文化上的追求,我们早早来到了中心广场献血站,献血站由两辆移动献血车和几张放在广场边桌子组成,即使天气炎热桌子和车门前还是围着很多人。有很多是献过很多次血的人,也有是才刚刚来献第一次的。我们拿着问卷调查询问这些爱心人士,得知他们很多都是农村的,大家都觉得现在生活好了,并且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他们对自己和对他人生命的重视也越渐增加。从在旁边的商贩口中我们了解到每周一无论是多么炎热的天气总会有很多人来献血。下面是我们对进行的调查问卷总结表格:年龄A 18-30岁B 31-40岁C 41-60岁31.8%36.3%36.4%结论调查过程中有各种年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