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docVIP

稻飞虱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稻飞虱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

稻飞虱研究中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 李宏明07植保 摘要: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稻飞虱的发生与危害规律、生物型分化的遗传基础及水稻抗虫基因的鉴定、定位与利用、害虫的抗药性与化学防治等几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进展。认为全面弄清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规律、阐明稻飞虱致害性分化的分子机理、掌握稻飞虱抗药性的变化动态是对该虫实施有效的综合治理战略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灰飞虱;生物型;RAPD;抗虫性 Recent advances in some important research areas about planthoppers Li Hong Ming07 Plant Protection Abstract:Planthopp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st insects on rice.The recent advances in some importantresearch areas about this pest including occurring rule,genetic background of biotype differentiation,pesticide resist—ance and mapping of genes resistant to the pest in rice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agricultural pests; Nilaparvata lugens(St/l1);biotype diferentiation;resistant genes 1 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规律:稻飞虱的发生危害规律一直是稻飞虱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近年来在虫源及气候变化与虫害的发生关系方面又取得了新的进展,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 (1)稻飞虱总体上是一种侵入性害虫,在我国除海南、两广南部及云南南部冬季有少量虫源存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常年均不能越冬,春秋季初始虫源主要来源于国外。越南是中国稻飞虱的主要初始虫源地,中国稻飞虱直接来自越南红河三角洲,而最初的虫源地为湄公河三角洲。入境后的稻飞虱每年均出现有规律的5次由南向北和3次由北向南的迁飞过程,迁飞线路已查明。 越南冬春夏稻稻飞虱的发生总面积与中国稻飞虱的发生面积变化显著相关:其中越南冬春稻虱种群的遗传变异,结果发现亚洲水稻褐飞虱种群具有3种单元型,由850 bp中的两个位置的核苷 酸变化组成。韩国的具有两种单元型,中国和菲律宾的具有3种单元型,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的种群内种群间均未检测到变化,这与迁飞和基因流动假说相一致,表明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是水稻褐飞虱的直接虫源地。中国的水稻褐飞虱单元型与韩国的有重叠,这与中国是韩国水稻褐飞虱每年的迁飞虫源地的假说一致。虽然Mun等没有说明mtDNA在生物型之间的差异,但根据中国生物型的类型(生物型I和生物型Ⅱ的混合群体)可以推测即使是同一种生物型水稻褐飞虱的mtDNA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关于生物型的划分和分子机制仍需要更进一步地深入研究。 稻飞虱发生面积对中国稻飞虱发生总面积的影响大于夏稻。迁人中国的褐飞虱的迁入量,主要取决于越南湄公河三角洲9月和10月的月降雨量;白背飞虱的迁入量,主要取决于湄公河三角洲11月和l2月的降雨量。越南红河三角洲3月份月平均气温降至20℃以下,可使中国的迁入期延迟半个月左右。 (3) 暖冬使越南等境外或中国稻飞虱越冬区的稻飞虱迁入期提前,为害期延长。中国稻飞虱发生较重的年份大多出现在3~5月副高较强的年份。厄尔尼诺年的次年中国稻飞虱有可能严重发生。 (4)我国长江流域褐飞虱发生系统具有 昆沌特性,可用相空间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 。 2 生物型分化的遗传基础及抗虫基因的鉴定、定位与利用 (1)不同生物型基因组DNA的RAPD多态性许晓风等(2000) 采用蚜虫DNA的抽提方法(略有改进)来抽提褐飞虱基因组DNA,并用s系列的随机引物、RAPD的通用反应体系及94℃变性、36℃退火和72~{2延伸的扩增条件来对褐飞虱不同生物型基因组DNA进行随机扩增,获得了满意的效果,不同致害类群的群体和同一致害类群的个体间的RAPD多态性均有差异,单雌纯化只能将个体间的差异缩小,对群体间的差异无能为力。另外张晓俊等人(2000) 也以福建省5个不同地区的褐飞虱种群为虫源,对其进行基因组DNA提取和RAPD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褐飞虱种群存在遗传差异。王桂荣等人(2001) 纠也对不同水稻抗性的褐飞虱的DNA进行RAPD分析,也表明不同种群存在着遗传差异。可见,褐飞虱不同生物型间在遗传背景上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 不同生物型mtDNA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