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窑炉工艺学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窑炉工艺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1.1 陶瓷工业概述 国际上广义的“陶瓷”(ceramics)是包括所有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耐火材料等)。国内则习惯使用狭义的陶瓷名词,即只包括陶器、瓷器等传统陶瓷和新型陶瓷。陶瓷品种繁多,按用途特征分为:日用陶瓷工业、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电瓷工业等。 1.2 陶瓷窑炉发展历史简介 一、陶瓷窑炉(ceramics kiln)的发展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phase): 古代陶瓷窑炉。是在手工作坊的经济下出现的。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窑炉是我国的景德镇窑和龙窑。 近代Ceramics kiln(1850—1950年)。是在英国 工业革命开始后,欧美近代工业发展中形成的。其中代表性的窑型有:倒焰窑及隧道窑。 现代Ceramics kiln(1950年至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代表窑型有:梭式窑,现代隧道窑及辊道窑。 二、有三个方面的进步Ceramics kiln技术迅速改观: 能源工业的进步 工业能源从非清洁燃料转变为清洁燃料。(世界许多工业摆脱了直接烧煤,过度到烧重油,以至轻油、发生炉煤气、焦炉煤气,直到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陶瓷工业也就在工业能源的这中进步中得益,陶瓷窑炉从烧煤、重油转变为烧煤气等。 耐火材料的进步 对于陶瓷窑炉来说,具有直接影响的耐火材料是:各种耐火纤维及其制品、高级合成原料轻质砖、重结晶SiC质制品、Si3N4结合SiC质制品等。这些材料使现代Ceramics kiln窑体及窑车全轻质化,并使窑具轻型化得以实现。 陶瓷工业烧成技术的进步 最值得提出的是60年代出现的高速烧嘴和明焰裸烧方式,使陶瓷窑炉中的制品得以十分均匀地快速生温,显著提高了产品品质,实现快速烧成。70年代末出现了辊道窑。 三、现代陶瓷窑炉的特征: 明焰裸烧方式; 使用清洁燃料(煤气),少数使用电热; 快速烧成; 内宽大,高度小; 使用高速烧嘴; 窑体窑车轻质化; 窑具轻型化; 模块装配式窑体结构; 计算机控制。 1.3 陶瓷的烧成过程及烧成制度 一、过程(是若干个物理、化学反应过程的综和,分五个过程) 1.物料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 2.物料的运动过程; 3.气流流动过程; 4.燃料燃烧过程; 5.传热过程。 二、阶段 1、烧成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及产生的化学矿物过程可分为五个阶段: (1)常温至200℃左右。结合水的排除。 (2)200℃至液相出现的温度。化学结合水的排除;有机物氧化;碳酸盐分解;晶型转化等。 (3)出现液相的温度至烧成温度在该温度下保温。液相产生—→固相溶于液相中—→有液相参加的新结晶物质的形成—→气氛与坯体物质的反应—→重结晶—→坯体烧结—→发生收缩致密化—→釉料熔融玻化 (4)烧成温度至液相凝固温度。有液相参加的某些变化的延续;液相粘度增大;析晶 (5) 液相凝固至常温。液相过冷凝固;晶型转化。 2、烧成过程中的状态: (1)弹性状态:液相出现之前或液相凝固之后。此阶段如处理不当,会使坯体开裂: ①加热过快或冷却过快,造成坯体内外温差过大,内外膨胀不一致,由此引起的热应力达到了极限值; ②坯体内外晶型转化不一致而产生的应力达到了极限值; ③在结合水排除阶段,因坯体水分一般在临界水分以下,不会产生干燥收缩,但如水分较多,升温过快,水分蒸发过急,就会使坯体开裂。 (2)塑性状态:一定量液相出现或尚有一定量液相未凝 固。在此阶段,弹性状态下的应力受到液相缓冲可能减小或消失。但当存在较大重力负荷,或因坯体烧成收缩不一致时,坯体就会变形而成废品。坯体温度越高,其中液相粘度越低,就越易变形。 3.生烧(过烧):由于烧成温度不够高或过高,保温时间不够长或过长而造成的。表现为: (1)生烧坯体烧结不够,坯体内物理化学变化不充分。 (2)过烧为坯体烧结过分,或发生不希望出现的变化(如气泡)并伴随有变形。 4.烧成制度 为了保证陶瓷产品的本质而不产生废品,提出以下三点基本工艺要求: (1)各阶段应有一定的升温或升温速率,不得超过,以免坯体内外温差过大而形成破坏应力。 (2)在适宜的烧成温度下应有一定的保温时间,以使坯体内外温度趋于一致,保证坯体内外充分烧结和釉面成熟平整。 (3)在某些阶段应保持一定的气氛,以保证坯体中某些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例如:①有机物氧化阶段应当保持氧化气氛; ②为了使高价氧化铁还原成低价氧化铁,应保持还原气氛。 三、烧成制度:是根据工艺要求并考虑到热工技术等方面因素而制定的操作规程。 1、温度制度:是窑炉内制品温度随时间(或位置)变化的规定。温度应为制品的表面温度。 2、气氛制度:是窑炉内制品周围气体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