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章腐蚀膜形貌及成份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腐蚀膜形貌及成份分析

第二章 矿化度对CO2腐蚀膜特征的影响 为了比较全面的了解CO2腐蚀产物膜的性质,在测定其力学性能之前有必要观察其形貌弄清其成份。本实验用型号为剑桥S-360的扫描电镜(SEM)θ、衍射强度I)。根据衍射线条的位置经过一定的处理便可以确定物相是什么,这就是定性分析;根据衍射线条的位置和强度便可以确定物相有多少,这便是定量分析。本试验用定性分析。X射线定性分析是基于以下事实进行的:目前所知宇宙中的结晶物质,之所以表现出种类的差别,是由于不同的物质各具有自己特定的的原子种类、原子排列方式和点阵参数,进而呈现出特定的衍射花样;多相物质的衍射花样互不干扰,互相独立,只是机械地叠加;衍射花样可以表明物相中元素的化学结合态。这样,定性分析原理就十分简单,只要把晶体(几万种)全部进行衍射或照相,再进行衍射花样存档,实验时,只要把试样的衍射花样与标准的衍射花样相对比,从中选出相同者就可以确定了[16]。 2.2实验方法 2.2.1试样准备 试样材料是普通N-80钢,其化学成分见表2.1。尺寸为20×12×4(单位mm)的片状(上端中间有一直径2mm左右的圆孔)和直径为72mm圆心角为60°宽为12mm厚为4mm的弧形状,片状试样下端(6mm左右)的厚度用锯锯除一半以便安装。所有的试样在试验之前由400#、600#逐级打磨到800#砂纸状。用丙酮溶液清洗除油后,用704胶把圆弧状试样(6个)固定在φ为72的圆柱形的聚四氟乙烯试样架上,弧形状试样之间的缝隙用704胶涂满。备第二天用。 表2.1 普通N80钢的化学成分(wt%) C Si Mn P S Cr Mo Ni 0.24 0.22 1.19 0.013 0.004 0.036 0.021 0.028 2.2.2气氛控制 第二天,把片状试样(3个)用塑料绳穿起来绑在试样架的圆环上,下端卡在试样架的圆环上,以防釜内溶液流动时滑落。将圆弧状试样上残留的704胶用棉纱小心地擦去,再用丙酮擦洗试样架上所有的试样,除去油渍。把试样装入釜内,溶液倒入其中密封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除去溶液中的溶解氧,持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达2小时,使之达到饱和。保持二氧化碳气流的稳定,使二氧化碳的分压为1Mpa。 2.2.3腐蚀介质 表2.2 NaCl溶液 溶液 1 2 3 4 5 6 NaCl(%) 0.5 2 3.5 5.5 7.5 15 表2.3 NaCl和CaCl2的混合溶液 组数 溶液 7 8 9 10 11 12 NaCl(%) 2 2 2 3.5 3.5 3.5 CaCl2 (%) 0.1 0.5 1.5 0.1 0.5 1.5 2.2.4装置 本实验使用的是大连科茂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制造的四体磁力驱动反应釜,容积为3L,加热功率为1.5KW,最大工作压力2Mpa,最大工作温度180℃。在一次实验中可模拟4种不同溶液的腐蚀状况。每个釜中的聚四氟乙烯试样架上装六个圆弧形试样和三个片状试样。 2.2.5实验条件 本实验温度为80℃,二氧化碳分压为1Mpa,流速为1m/s,腐蚀时间为144小时,溶液占釜内容积的2/3. 2.2.6试样后处理 实验结束后,将试样背面(凹面处)的704胶用棉纱擦除。在本实验中,由于腐蚀产物为与表面附着力比较强的碳酸亚铁,所以可以用棉纱轻轻擦洗表面,处理干净的试样用棉纱沾丙酮轻擦除油,待晾干后放入自封袋中密封以防试样氧化。弧形试样用来做扫描电镜,片状试样用来做X射线(外层和用800#砂纸轻轻磨去外层的内层)、截面照相、显微硬度和纳米压痕。做截面照片用的试样,把试样拦腰踞断,把半片试样放入镶嵌机中,截面朝下,再加碳粉,高压高温将碳粉融化把试样压在其中露出截面,用320#、400#、600#、800#号砂纸逐级打磨截面,然后在抛光机上抛光,以备照相,照完相的截面可用来打显微硬度。在做纳米压痕前片状试样要用抛光机把表层比较疏松的膜抛去露出致密光滑的腐蚀膜内层。 2.3结果与讨论 2.3.1腐蚀膜截面比较 上层是固体碳粉,中间是腐蚀膜,下层比较亮的是金属基体。放大倍数均为200倍。 腐蚀介质为NaCl溶液时形成的腐蚀膜截面比较 0.5%NaCl溶液形成的腐蚀膜 2%NaCl溶液形成的腐蚀膜 3.5%NaCl溶液形成的腐蚀膜 5.5%NaCl溶液形成的腐蚀膜 7.5%NaCl 溶液形成的腐蚀膜 15%NaCl溶液形成的腐蚀膜 从腐蚀膜截面照片可以看出随着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