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0年小学毕业生2419.2万
结论1:中国教育机会不平等是出现在义务教育制度与升学制度的衔接处。 为什么? 1、关于异地高考的争论 2、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上海 ··· 指向:户籍制度 结论2:失去接受更高教育的机会,使农村人口失去更多竞争机会和获得更高经济收入的机会,进而导致社会中的不平等。 在中国,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地位、声望等建立关联。因此,受教育机会的平等性直接影响了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扩大或缩小 所以, 你们 为什么要上学? 成年人有意识地控制着未成年人所受教育的惟一方法就是控制他们的环境,让他们在指定的环境中思考和感受······学校就是这种典型的环境,通过这样的环境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智力倾向和道德倾向。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逃课的经历 《变形记》 90年代,农村中小学辍学率约为4-6%,到初中时约为10-15%。 2002年,初中辍学率为30% 2012年,16-40岁之间进城务工者中,70%从没接受过任何职业培训;2011年与2006年相比,农村初中辍学率提高1.6倍。 初中教育对很多农村孩子来说,是终极教育 父母以生活困难等理由为由,拒付学费。 有的人不愿意上学,有人的想上学上不了学······ 学校是什么?为什么要上学?不上学会怎么样? 教育制度的基本目标: 使所有接受教育的人口“上知爱国、下足立身” 19世纪中,荷兰、瑞士和德国,实现小学义务教育 1879年,英国开始实施义务教育制度 1647年,美国麻省和康州要求每个城镇开展学校教育 1950年前,所有州实施免费初等教育 个体视角 文凭 社会流动 价值观习得 “修身” 社会视角 集体意识 社会控制:处罚、打分 筛选储备:考试、北大与五四 小学、中学——义务教育制度 高中起——升学制度 教育资源紧缺 升学制度对义务教育制度的侵袭 政府试图阻止社会力量对教育资源的恶意争夺:就近入小学,取消小学升初中,跨区高额收费 ···但效果 分班制度: 学生在尚未理解社会含义的时候就被社会贴上了某种标签。这样的标签会直接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既有研究来看:有分班制度的地方,“慢班”的学生会像其他人一样,认为自己就是笨,在任何方面都不如“快班”的学生,甚至根本不可能成功 他们对高职业的渴望渐渐消失,等到一定的年龄,往往会辍学。中国农村适龄儿童辍学研究表明:最先离开学校的往往是班上最后几名。 看上去非常合理的分班制度,实际上是强化了既有的社会分层结构。 有人辩护:分班时因为生源的差异,是这样吗? 美国研究显示,“慢班”学生更多来自少数民族、底层社会的家庭。 60年代,科尔曼在对50万名学生的信息分析基础上得出:学生所提供的物质条件对学生成绩影响不大,决定性因素还是学生背景(包括家庭、邻居和同伴环境) 学生背景使学生获得一种认同:他属于哪个群体,并把这样的认同带到学校,又从学校带到成年生活中。 两项追踪调查: 1、毕业生人到中年时,学校成绩好与成绩不怎么好的学生比较,前者在职业和成就方面只比后者略好一点点。 2、贫民窟长大的学生,智商和以后的职业成就只有一小部分相关性。 考试只是考试,未来并不是靠考试就能解决,但为什么还是要考试? 或者说 在升学制度中,是否可以不采用考试制度? 考试: 基本知识测试 专门能力测试 学校基本职能:传播知识 理想状态下:一方传播知识,一方享有获得知识的权利。 现实中如何保证传播知识和接受知识的权利不被滥用? 貌似升学不涉及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还要考试? 2000年 小学毕业生 2419.2万 2000年 初中毕业生 1633.5万 2000年 高中毕业生 301.5万 供需矛盾:高中招生必须要缓解升入大学时的供需矛盾。 1、举荐 2、缴学费 3、就近入学 4、为所有人提供机会 关于城乡教育机会的问题 城乡人口之比 2:8 1999年左右,对北京高校2000名学生抽样发现: 北京 北京以外城市 北京以外小镇 农村 比例 28% 30% 24% 18% 得出结论:城市人口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是农村人口的16倍: 城乡人口比:2:8 城乡接受教育机会比:16:1 2000 小学毕业 初中招生 初中毕业 高中招生 高中毕业 全国 2419.2万 2263.3万 1607.1万 472.7万 301.5万 城镇 851.6万 997.4万 703.3万 408.3万 262.3万 农村 1567.6万 1265.9万 903.8万 64.4万 39.2万 城镇占全国 33.7% 44.1% 43.8% 86.4% 8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