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规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结构设计规定

关于结构设计的若干注意事项 一、采用新版结构设计程序问题 省建设厅闽建设[ 2003]10号文件规定从4月1日开始应采用新版结构设计程序。目前定为2003.5.18版。 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用于查表确定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amx)和设计地震分组(用于查表确定特征周期值Tg)问题。 2.1 按省建设厅闽建设[2002]37号和[ 2003]10号文件执行。 2.2 应将省建设厅文件号列在结构设计总说明中作为设计依据,结构设计总说明应标明建筑物地点(具体至街道办事处、镇、乡)。 2.3 泉州市各区、县、市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见下表: 泉州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表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特征周期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0.10g 0.15g 0.20g 0.35 s 0.40 s 0.45 s 鲤城区 江南 其余 全部 丰泽区 全部 东海 其余 洛江区 全部 全部 泉港区 全部 全部 晋江市 磁灶 青阳、安海、陈埭、东石、池店、罗山、内坑、龙湖、永和、英林、紫帽、西滨 金井、深沪 全部 石狮市 其余 祥芝、永宁 全部 南安市 其余 水头、石井 水头、石井、官桥 其余 安溪县 桃舟、剑斗、感德、湖头、福田、祥华、长坑、兰田、芦田、尚卿 其余 全部 德化县 全部 杨梅、葛坑、汤头、桂阳 上涌、大铭、春美 龙浔、三班、龙门滩、南埕、雷峰、盖德、国宝、美湖、赤水、浔中、水口 惠安县 其余 净峰、小乍、山霞、崇武、百崎、张坂、东岭、东园、涂寨、东桥 百崎、张坂、东岭、东园、净峰、小乍、山霞、崇武、 其余 永春县 全部 全部 设计地震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注:本表摘自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2002年4月30日印发的闽建设[2002]37号文件 三、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规则性问题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设计方案。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3.4.1条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本条解释:规则与不规则的区分,本规范在第3.4.2条规定了一些定量的界限,但实际上引起建筑结构不规则的因素还有很多,特别是复杂的建筑体型,很难一一用若干简化的定量指标来划分不规则程度并规定限制范围,但是,有经验的、有抗震知识素养的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对所设计的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所估计,要区分不规则、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等不规则程度,避免采用抗震性能差的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这里,“不规则”指的是超过本规范第3.4.2条表3.4.2-1和表3.4.2-2中一项及以上的不规则指标;“特别不规则”指的是多项均超过表3.4.2-1和表3.4.2-2中不规则指标或某一项超过规定指标较多,具有较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将会引起不良后果者;“严重不规则”指的是体型复杂,多项不规则指标超过第3.4.2条上限值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因此,建筑设计方案较复杂时应定量分析而不是定性分析后判断。若出现平面或竖向不规则或严重不规则,应及时与建筑专业设计人员协商,调整建筑方案和结构布置以利抗震。 四、基础设计问题 4.1 基础设计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3.0.4条规定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3.0.4条 地基基础设计时,所采用的荷载效应最不利组合与相应的抗力限值应按下列规定: 1 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或按单桩承载力确定桩数时,传至基础或承台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插注:柱底轴力应采用标准值而不是TAT、SATWE程序输出的设计值)。相应的抗力应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或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插注:不是承载力设计值)。 2 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不应计入风载和地震作用。相应的限值应为地基变形允许值。 3 计算挡土墙土压力、地基或斜坡稳定及滑坡推力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4 在确定基础或承台高度、支档结构截面、计算基础或支档结构内力、确定配筋和验算材料强度时,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效应组合和相应的基底反力,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插注:柱底轴力设计值),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当需要验算基础裂缝宽度时,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荷载效应标准组合。 5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γo不应小于1.0。 4.2 《建筑桩基设计规范》(JGJ94-94)基本不能使用,但还未废止

文档评论(0)

yaobanw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