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员山歌仔戏.ppt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员山歌仔戏

員山歌仔戲 吳婕筠.吳芷菱.李明源.王文君. 陳冠勳 歌仔戲/起源 早期移民用來娛神兼以娛己的戲劇,大體上都由大陸移植過來。連雅堂的《台灣通史》稱:「演劇為文學之一,善者可以感發人之善心,惡者可以懲創人之逸志,其 效與詩相若;而台灣之劇尚未足與此。」以衛道的觀點,給了當時流行的戲劇並不算高的評價,這點容或見仁見智。但是以下一段屬於事實陳述的話語,倒頗有參考 的價值。「台灣之劇:一曰亂彈,傳自江南,故曰正音,其所唱者大都二簧、西皮,間有崑腔;今則日少,非獨演者無人,知音亦不易也。二曰四平,來自潮州,語 多粵調,降於亂彈一等。三曰七子班,則古梨園之制,唱詞道白,皆用泉音,而所演者則男女悲歡離合也。又有傀儡班、掌中班,削木為人以手演之,事多俾史,與 說書同。...又有採茶戲者,出自台北,一男一女,互相唱酬,淫靡之風,侔於鄭衛,有司禁之。」明列當時有六種戲,歌仔戲並不在其中。歌仔戲不可能憑空竄 起,但是它的本源,仍待我們細細追溯,它的成型,亦尚有待於來者。 歌仔戲/曲調 這就是錦歌中的「四空子」曲調,也就是現在「歌仔戲」中最普遍的「七字調」,每一句都是七個字。「狀元調」本叫做「乞食調」,因為它是乞丐行乞賣唱時最常 唱的曲調。(三)花調仔、雜歌:來源於南詞小調和四平、亂彈、傀儡戲的部分曲調,主要有「紅繡鞋」、「白牡丹」、「花鼓調」、「送歌」、「紫菜歌」等,可 以單曲反復演唱,也可以曲牌聯綴演唱。另外還有一些器樂曲,如「八板頭」、「清夜游」、「西湖柳」、「銀柳絲」等,作為獨奏或伴奏用。錦歌的演唱分為亭、 堂兩大流派:亭字派主要在城市中流傳,唱腔比較幽雅細緻,採用南音,十八音的曲調較多,使用樂器指法也與南音接近,主要樂器有琵琶、洞簫(或品簫)、二 弦、三弦及木魚、小叫、雙鈴、盅盤等;堂字派主要流傳在農村中,唱腔粗獷有力,曲調接近民間歌謠,尤擅唱雜念調,旋律靈活,變化多樣。使用樂器因地而異, 有用月琴、二弦、三弦、漁鼓、小竹板、雙鈴的,也有用秦琴、椰胡等樂器。各地盲藝人都只用一把月琴或二胡自彈(拉)自唱。錦歌的主要曲目有四大柱:「陳三 五娘」、「秦雪梅」、「山伯英台」、「孟姜女」;八小節:「妙常怨」、「董永」、「井邊會」、「呂蒙正」、「劉永」「壽昌」、「閔楨」、「高文舉與玉 貞」;還有一些以當地民間傳說為題材的曲目。(註四)由這些敘述,我們可以約略知道,「錦歌」的「錦」意義大致上近於「集錦」的「錦」,有內容龐雜豐富之 意。 歌仔戲/角色 仔戲的行當本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種,但藉由與其他劇種的交流,漸漸演變為「八大柱」,包含: 小生 副生:第二個生。反派角色稱為「反生」;若會武功則稱為「武生」。 苦旦 副旦:又稱花旦。反派角色稱為「妖婦」;若會武功則稱為「武旦」。 大花 老婆(老旦) 三花(丑角) 彩旦:又稱三八、三八旦。 歌仔戲/起源地 台灣歌仔戲發源地就在這株大樹公。 歌仔戲/ /起源地(介紹) 大樹公 ? 挺立昂揚的老樹,除了伸展滿叢綠蔭外,總伴有傳奇故事,讓人驚歎。別小看頭分村路旁的這株茄苳大樹公,它可是台灣傳統戲劇--歌仔戲的發源地,歌仔戲鼻祖歐來助就是在這樹下教唱歌仔戲。 日治時期,員山結頭分人歐來助,自幼喜歡樂曲,閒暇時以大殼絃自彈自唱山歌,在頭分村大樹公旁的竹林裡,搭建簡陋草寮,教學「本地歌仔」(也就是歌仔戲)。 「樹老有靈」,村內民眾相信大樹公是個好神明,能保佑孩童平安長大,因此讓「樹公做囝」(認做乾兒子、乾女兒)的人,不計其數,樹下設有小廟供奉樹公神明,每年中秋節熱鬧祭祀。 大樹公原本長得參天高大、枝葉茂盛,樹型優美,日治時代,吸引眾多民眾與洋人來此拍照留念。民國76年7月大樹公被「亞力士」颱風攔腰折斷,縣政府整理倒木時,竟然發生鐵鋸斷柄、不能發動的怪事,經過當地民眾向大樹公燒香擲筊請示後,才得以順利完成修剪工作。 目前在樹幹折斷處已長出高約4、5層樓的二代木,欣欣向榮地延續大樹公的生命。而斷落的舊樹幹,被安置在大樹公後方保存。 歌仔戲/楊麗花 楊麗花(1944年10月26日-),本名林麗花,台灣宜蘭縣員山鄉人,台灣的知名歌仔戲藝人、電視與電影演員、歌仔戲製作人。其夫婿即為台灣骨科名醫洪文棟。 從1947年就上台演出的她,不但是1950年代-1960年代的知名的台灣歌仔戲野臺戲演員,也是台灣「電台歌仔戲」、「電視歌仔戲」的創始者。她於1970年代所組成的「台視歌仔戲團」不僅讓歌仔戲於電視新媒體得以流傳,也培養諸如陳亞蘭、紀麗如、潘麗麗、簡嘉伶、葉麗娜等的歌仔戲名伶。 楊麗花的歌仔戲演出,絕大部分為女扮男裝;這不但是她的演出特色,也是台灣歌仔戲的特色。楊麗花雖為宜蘭人,但其演戲使用閩南語時並不使用宜蘭腔,而用臺北腔。 歌仔戲/圖片 歌仔戲/基本功 歌仔戲唸白(一)基本功(一)以歌仔戲常見的四念白、四句聯為主三歌仔戲唸

文档评论(0)

dlmu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