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结婚纪念日就是爱情的忌日.pptVIP

如果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结婚纪念日就是爱情的忌日.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果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結婚紀念日就是愛情的忌日? 第九章 如何經營 婚姻與愛情 人際吸引(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人際吸引的重要議題: 喜歡(Liking and Attraction) 為什麼喜歡某些人?有哪些重要影響因素? 愛情(Love and Mating) 愛情類型、愛情的理論、求偶行為 喜歡與吸引 近水樓台先得月~proximity(接近性) 我們一生中所遇之人,只是五十億人口中的極小百分比。時空接近性構成了人際吸引第一要件。 研究舉隅 Rubin(1973)檢視1930年代費城5000件結婚申請案,發現1/3對夫妻彼此原本就居住在五條街距離內。 Festinger et al.(1950)一項公寓友誼型態研究中,請住戶說出三位最常見面寒暄的鄰居,結果發現41%就住在隔壁,22%住在隔間兩扇門之外,只有10%住在走廊另一端。 familiarity(熟悉性) 因為時空接近性而產生喜歡的原因之一,在於接近可以增加熟悉感。 單純曝光效果(mere exposure effect)—熟悉本身即可增加好感(Zajonc, 1968)。 研究舉隅 Bornstein et a.(1987)以閾下呈現的方式(故學生未能意識到),讓學生接觸A的相片或B的相片,再讓學生與相片上的真人簡短談話。結果發現:先前接觸A相片者比較喜歡A,接觸B者比較喜歡B。 Mita et al.(1977)為大學女生攝影,同時洗出正面的照片和負片,結果發現:自己通常較喜歡負片(鏡中的自己),而朋友或情人通常較喜歡正片。 喜歡與吸引 physical attractiveness(外表吸引力) 人是“外貿(貌)協會”的嗎? 一些研究顯示:人們並不認為外表吸引力對他人而言是重要的(Buss Barnes, 1986)。 然而,針對實際行為所進行的研究卻顯示不同結果。 Walster et al.(1966)為752位學生隨機配對舞伴,而這些學生事先做過性向與人格測驗。舞會結束後,問他們是否願意再約同一位舞伴,結果顯示:「外貌」是最具壓倒性的因素。 結論:相貌可能決定一個人受他人喜歡程度。 幸好,外貌和幸福程度沒有太大的相關。 喜歡與吸引 物以類聚~similarity(相似性) 初步認識時,接近性和外貌是構成喜歡的要件,認識愈深後,我們愈在乎彼此的相似性。 研究舉隅 相似-吸引的經典研究(Newcomb, 1961):根據測驗與問卷資料,分派男學生住在不同寢室,有些學生室友和自己相當類似,有些則分配到差異大的室友。 結果發現彼此相似者(價值觀、人口背景資料)較容易 成為朋友。 喜歡與吸引 transference(移情) 社會認知將心理治療中的移情作用,作更一般性的應用。 基本主張:當我們在任何時間新邂逅了一位會讓我們想起 過去重要的他人時,這種似曾相似感會影響我們對這位 新認識者的知覺。 研究舉隅(Chen Anderson, 1999) 讓受試者接受兩階段測驗。第一階段請受試指出兩位重要他人—一位喜歡的、一位不喜歡的,並分別作簡短描述。 兩週後,告訴受試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在兩種實驗組的情況中,這位新朋友的描述會觸動受試所喜歡或不喜歡的重要他人寫照;而另兩組控制組,新朋友的描述則與別人所喜歡或不喜歡的重要他人相似。 結果發現:受試喜歡新朋友的程度,端視受試者對重要他人的態度而定。當新朋友和喜歡的重要他人類似,則給予較正向評價,若與不喜歡的重要他人相似,則給予較為負面的評價。 喜歡與吸引 愛情與擇偶 喜歡與愛情:愛情就是強烈的喜歡? Rubin(1973)編列一些人們認為可以反映出喜歡和愛的描述句,並且建構出不同的量表以測量喜歡與愛。 結果發現:這兩種量表間只有中度相關,對女性而言.56,男性則是.36。 love Self-expansion (愛與自我擴展) 談戀愛的動機在於想擴展自我—提升自己的潛在能力與資源(increase in our potential abilities and resources)。 當我們與某人變得親密時,可獲得對方的資源、觀點、以及身份,凡此種種均有助達成自我目標。 在親密關係中,人們會以為自己考量的方式來為愛人設想,因此,對方有時會與自己混為一體、甚至混淆。 研究舉隅(Aron et al., 1991) 先以前測得知哪些特質屬於受試者,哪些屬於配偶,哪些都不是。 再請受試者快速且正確地回答一組人格特質,是屬於「我的特質」或「非我特質」。 結果發現:面對與配偶不一致的特質時,受試者回答較慢。(如:自己不是很親切,但愛人卻是, 在回答此特質可否描述自己時,變成產生混淆不清,需要花較多時間釐清) 愛情與擇偶 passionate Love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258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