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而与则乃何1.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而与则乃何1

以而与则乃何焉 关于 HYPERLINK /SearchResult.aspx?type=0startpos=1sort=1keywords=%b6%f8%d3%eb \t _blank 而与 HYPERLINK /SearchResult.aspx?type=0startpos=1sort=1keywords=%d4%f2%c4%cb%ba%ce%d1%c9 \t _blank 则乃何焉 HYPERLINK /SearchResult.aspx?type=0startpos=1sort=1keywords=%b6%f8%d3%eb \t _blank 而与的文章 HYPERLINK /Article/zwkg/zwkg201110/zwkhtml \t _blank 以而与则乃何焉   2010年高考共有9套试卷直接对文言虚词进行了设题考查,而在这9套试卷中,共考查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中的15个:之(6次)、以(5次)、而(5次)、于(4次)、其(3次)、为(2次)、且(2次)、乃(1次)、因(1次)、所(1次)、焉(1次)、者(1次)、也(1次)、乎(1次)、则(1次),且都是选用教材中的文言词句与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比较进行考查,同时,淡化词义的确定而强调用法的区别。有的文言虚词这种意义和用法与另一种意义和用法差别细微,如果不仔细推敲,就会出现判断失误。下面就最常考的七个文言虚词举例说明。   (一)以(因为)——介词?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②仆以口语遇遭此祸   ③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   ④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分析: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辨析方法】   以+短语(名词短语或代词前,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作介词   以+分句(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作连词   【迁移练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   ②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   ④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答案:四句中的“以”都解释为“因为”,①②句中的“以”后面是名词性短语,作介词;③④句中的“以”后是分句,作连词。   (二)动+以+动——修饰?目的?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②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③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④作《师说》以贻之   分析:①②句“以”前的动词短语表动作的方式,作状语,两个动作同时发生,表修饰;③④句“以”前后的动作有先后之分,表目的。   【辨析方法】   1.看“以”前后的两个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2.看“以”前后的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在意义上是否有主次之分,如果前者是次,后者是主,前者表示动作的方式,做状语,则是表修饰;否则表目的。   3.看翻译,表修饰时可译成“着”,表目的时可译成“来”或“用来”。   【迁移练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   ②各各竦立以听   ③敛赀财以送其行   ④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①②④句中“以”连词,表修饰;③句中“以” 作连词,表目的。   (三)动+而+动——修饰?承接?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简能而任之   ②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   ③余扃牖而居   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分析:①②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③④句中的“而”作连词,表修饰。   【辨析方法】   1.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表示的动作是否同时发生,是则表修饰,有先后关系则表承接。   2.看“而”前后的动词或动词短语意义上有否主次关系,如果前一个动作表示后一动作的方式,即有主次之分,表修饰。如果只两个连贯的动作,则表承接。   【迁移练习】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②扣舷而歌之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答案:①③句中的“而”作连词,表承接;②④句 中的“而”作连词,表修饰。   (四)与(和)——介词?连词?   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并说明用法。   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③怀王与诸将约曰   ④吾今与汝无言矣   分析:四句中的“与”都解释为“和”,①②句“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