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与朱元思书
一、体裁介绍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二、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1.表明富春江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 。
2. 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 。
3. 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 , 。
文言积累卡片
通假字: 窥谷忘反 “反”通“返”,返回
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词类活用: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一词多义:天下独绝(极),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静:清澈 ;水动:急猛。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
主旨: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五柳先生传
?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会意:领会书中的意思
辄:就,于是
萧然:空荡,空寂
晏如:高兴的样子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形容心情急切样子(汲:取水于井)
俦:朋友、伴侣
觞:酒杯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地方、处所)
杂然相许(赞同)
高可二黍许(左右、上下)
曾不吝情去留(离开)
日始出时去人远 (距离)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距离)
1.文章的结构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3.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
4.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1.文章采用先叙后议的结构(传文+赞语)
2.五柳先生得名的原因是其宅边有五棵柳树.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3.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是求得 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
4.哪些语句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
? 隐者风范(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志趣):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 书中求乐(志趣):好读书,不求甚解
? 率真放达(志趣):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 安贫乐道(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嗜学(shì)逾约(yú)硕师(shuò)叱咄(ch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