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博士堂语文招聘试题供参习.docVIP

【招聘】博士堂语文招聘试题供参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招聘】博士堂语文招聘试题供参习

常熟博士堂【招聘】 语文试题 第一部分(30分) 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4分) ①绿 ( yīn)如盖 ②月光 (jiǎo)洁 ③笛声 (yōu)扬 ④心情愉 (yuè) 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4分) A. 高亢 引吭高歌 伉俪 沆瀣一气 B. 稂莠 锒铛入狱 阆苑 书声琅琅 C. 孩提 骇人听闻 尸骸 言简意赅 D. 馈赠 功亏一篑 匮乏 振聋发聩 3、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改正。(4分) 那屈折幽深的小巷,婉如岁月一般。粉墙黛瓦的老屋依然,清水盈盈的古井依然。慈详的老人,端着茶杯,摇着扇子,闲闲地聊天,乡音弥漫……那是我的小巷,每一点青苔,每一株绿草,每一丛蔓沿着的爬山虎,都藏着我的童年。一个夏日,梦回苏州,阳光把我的记忆照亮…… 4、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问君何能尔? ▲ 。(陶渊明《饮酒》) ②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③会当凌绝顶, ▲ 。(杜甫《 ▲ 》) ④ ▲ ,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⑤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⑥ ▲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⑦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⑧予独爱莲之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 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 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6、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 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4分) 7、名著阅读。(5分) (1)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促使“我的意见”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2)下面的诗句涉及了哪三个梁山英雄?请依次写出他们的姓名。 ①只因义勇真男子,降伏凶顽母夜叉。 ②天然美貌海棠花,一丈青当先出马。 8、阅读下面的漫画,结合当前有学生沉迷于游戏的现象,把画中母子两人的对话补充完整。要求:①用语简明,能反映画面内容,每句话不超过5个字(不含标点);②补充完整后的对话能赋予该漫画讽刺的意味。(3分) (1)母: 该睡觉了! 子: ▲ (2)母: ▲ 子: ▲ 第二部分(28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7~8题。?(9分)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8.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是时丰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