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第二单元文言知识归纳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 无能为也已(已,同“矣”)
2、 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共,通“供”)
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
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二、词类活用
1、朝济而夕设版焉(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
2、既东封郑(方位名词“东”作动词“封”的状语,表处所:在东边;封,名词使动,使……成为疆界)
3、晋军函陵(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4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赐”作动词“为”的宾语,用作名词,恩惠)《烛之武退秦师》
5、烛之武退秦师(退,带宾语“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6、共其乏困(形容词“乏困”,作动词“共”的宾语,用作名词:乏困的东西)《烛之武退秦师》
7、与郑人盟
8、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
10、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用作名词
11、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厥,动词使动,使……削减)
12、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使……得到好处)
13、夜缒而出(夜,名词用作状语,在夜晚)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三、特殊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状语后置)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
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状语后置)
4、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四、古今异义词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2、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五、文言虚词
之
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意为“有何厌(满足)?“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同上 《勾践灭吴》〈国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之二虫又何知!——这 《逍遥游》〈庄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到,往 《逍遥游》〈庄子〉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往 《鸿门宴》〈史记〉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到,往 《阿房宫赋》杜牧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代词,用在同类的两个人或事物之间,表复指关系。 《劝学》〈荀子〉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结构助词,无意义 《师说》韩愈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六国论》苏洵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
立性,不译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六、文言实词
鄙
1、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以……边境)
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6、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史记?冯唐列传》
若
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1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5、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
6、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
7、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8、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有”象那---“的意思)
9、虞兮虞兮奈若何 (若何:怎么办,怎么样 )
10、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
11、末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如)
说:
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喜欢,高兴)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讲明)
5、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主张)
6、《师说》《捕蛇者说》(文体的一种)
7、范增说项羽曰(劝说,说服)
辞: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
3.不辞劳苦(推托)
4、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
5、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
6、以朝廷为辞(藉口)
7、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
8、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9、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
10、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11、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 )
1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
13、近者奉辞伐罪(命令)
微:
1、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