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及保护利用(上)
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及保护利用(上)
谢凝高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定义
风景区牵扯到的范围、内容非常广泛,我今天讲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及其保护利用,是从风景科学的角度来谈风景区的几个重要的问题。国家风景名胜区是以具有科学、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为基础,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主要满足人对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需求的地域空间综合体。
国家风景名胜区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天下名山大川,相当于现代国际上的国家公园。其价值达到世界级的为世界自然或自然文化遗产,达到国家级的为国家自然或自然文化遗产。无论是天下名山或是国家公园和自然文化遗产,主要是满足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大自然精神文化和科教活动的需求,是人与自然精神往来的理想场所。
国家风景名胜区功能的发展
人与自然的精神联系是指人对自然现象的认识、精神寄托、规律探索等行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于自然的精神文化需求亦不断的发展和深化。而精神关系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人与自然物质联系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精神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自然崇拜、祭祀、欣赏、游览、探索、研究、教育、创作、体验等。精神文化活动的特点与发展大体可以分如下几个阶段:农耕文明时代——情感关系;工业文明时代——理性关系;生态文明时代——伦理关系。
农耕文明时代
农耕文明时代的情感关系。中国的名山是农耕文明时代的产物,其主要功能如下:
1、是帝王封禅祭祀。早在先秦时代已形成了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诸侯祭其疆内名山大川的祭祀活动。祭祀的最高形式是帝王封禅五岳之首——泰山,这是泰山的唐碑。
2、游览与审美。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也许是最早记录的名人登峄山和泰山的游览审美活动。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游山玩水已成为时尚,尤其是唐宋以来,山水审美已成为名山的重要功能。这是孔子登山的地方,从这里开始叫登高必自,是孔子登临的开始,也叫一天门。
3、宗教活动和宗教文化。东汉末年道教的创立、佛教的传入对名山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宗教活动逐渐成为名山的重要功能。这是五台山的寺庙群;这是五台山的南禅寺,是唐朝的原作;这是峨眉山的报国寺,是佛教圣地。
4、创作体验,师法自然。魏晋南北朝时候,名山大川不仅成为审美对象,进而开创了山水文化创作体验的功能。诗画同源,在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独立的山水画派。此外,山水游记、散文及山水园林、山水盆景等山水文学艺术,无不源于名山胜水。山水文化创作体验是中国风景区特有的高级功能,源于名山大川的山水文化长流不息,哺育着华夏子孙热爱江山、爱祖国的精神。
“名山发佳兴,”这是李白的一句诗,就说明了名山对于诗人的灵感的启发。这是清朝石涛和渐江画的黄山画,石涛是搜尽奇峰打草稿,逐渐他们创作了黄山画派。这是中国名山历史上第一个以山命名的画派。
5、问奇于名山大川,探索山水科学。大自然不仅给人以灵感和情感,而且给人以理性的启迪。沈括解释雁荡山奇峰怪石的成因,徐霞客既欣赏山水之美又探索其成因,中国名山早在宋明时代就孕育了科学研究的功能。这是雁荡山,沈括解释它的成因,下面是漓江山水,徐霞客解释了很多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6、隐读名山。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许多高士因种种原因而隐居于名山胜水。唐宋以来,尤其是宋代,在名山风景区建立了不少书院。如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武夷山的紫阳书院、嵩山的嵩阳书院、岳麓山的岳麓书院等等。
纵观中国农耕文明时代,天下名山数千年的功能发展,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精神联系的不断发展和深化。有的功能消失了,如祭祀、隐读,有的功能发展了,如游览审美、创作体验等。这是嵩阳书院。
7、自然与文化融为一体。农耕文明时代,天下名山的人工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始终强调以自然为主,融于自然达到点缀得宜不掩其胜这样一个效果。这不仅有理念指导,而且落实到规划、设计和施工的微观空间之中。
案例之一就是明成祖朱棣建武当山时,先后下了上百道圣旨,其中有派遣高级的风水术士和道士去实地勘测规划的圣旨,“尔往审度其地、相其广狭、定期规制、悉以来闻、朕将卜日营建其体。”在施工时又下圣旨“今大岳太和山金顶、砌造四周墙垣、其山体本身分毫不要修动。其墙务随地势高下,不论丈尺、但人过不去即止。”这是武当山金顶围墙、这是武当山南岩宫,这个南岩宫天然一个悬崖峭壁上,一个凹进去的地方,那么他就利用凹进去的地方建设一个南岩宫,只有下面不平的地方用石头垒起来,但里面没有把石头好像我要做大一点,把这个凹开大一点,他不是这样。所以,完全按照因山就势叫“因境制宜”这样来建设。所以老百姓的话讲,这些建筑物好像从山里长出来的,是这么一个形容。那么它是宽的地方,山下那规模很大的寺庙、道观,那么山头口径很小,这个建筑物就很小。不是说像现在一样,它要搞高级宾馆就炸平,不是这样的。
案例二,泰山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doc VIP
- 《中华民族大团结》(初中)第10课伟大梦想共同追求教案.pdf VIP
- 中外教育理论名著选读.docx VIP
- 专业音响完整系统的安装与调试.doc VIP
- 西门子12001500PLC用触摸屏按钮触发启动PID的自整定编写方法程序示例.docx VIP
- 《中外教育名著选读》模拟试题.docx VIP
- 中兴接入网和epon b ch zxa10f822产品介绍23p.pdf VIP
- 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ppt VIP
- 环境学第2版-左玉辉-教学课件-第2讲 水环境.ppt VIP
- 小米质量保证工程师岗面试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