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 胡梁桂听课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学技术史 胡梁桂听课笔记 古代 一、古代技术发端的三项标志: 打制石器,人工取火,创造文字。 二、古埃及 ,两河流域、印度的天文学发达。 共同的特点:课本上查找 埃及: 太阳方面的 公元前2781 古巴比伦: 把圆周率定为π=3或3.125,把圆周分为360°,1°分为60’,1’分为60’’。 他们根据月亮盈亏制定了太阳历。(最早的太阳历在古埃及) 三、古希腊(极为重要) 辉煌的成就 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 爱因斯坦对古希腊的论述:“。。。。。。。。。。。。。。。。” 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学派: 1.原子论学派,即德谟克利特学派,代表人物是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 2、毕达哥拉斯学派,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和菲罗劳斯。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才是万物的本源。 3、米利都学派。 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学 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和浮力定律是古代力学中最伟大的定律,也是现今机械设计和船舶设计计算是最基本的定律之一。 欧几里得:《几何原本》 希波克拉底 提出了“体液说”医学原理。(重点) 四、古罗马 托勒密 “地心说” 古罗马时代 最伟大的科学家。 五、中国古代(很重要) 数学:代数成就 《周髀魏晋系统总结了前人丰富的绘图绘图经验,为后世的地图绘制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规范,是世界上最早的地图纲要。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作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它总结了近代天体力学和地面力学的成就,为经典力学规定了一套基本概念,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从而使经典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物体在受到合外力的作用会产生加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加速度的大小正比于合外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惯性质量成反比。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吉森实验室学生在学习讲义的同时还要做实验P106 有机结合地震和科技 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小结: 19世纪中期的近代科学三大发现 1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2生物学:生物细胞学说。 达尔文 《物种起源》 3产业革命 :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以电能兴起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明显的特点: 1 科学已经走在生产的前面, 2 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 现代 19世纪随电的广泛适用→理论、实践的需要,物理学发展迅速。 19世纪末(世纪之交)物理学三大实验发现:X射线、天然放射性、电子 物理学危机 19世纪物理学的“两朵乌云” 一朵出现在光的波动理论,另一朵出现在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能量均分理论。”前者指的是以太漂移和迈克耳孙-莫雷测量地球对(绝对静止的)以太速度的实验,后者指用能量均分原理不能解释黑体辐射谱和低温下固体的比热。恰恰是这两个基本问题和开尔文所忽略的放射性,孕育了20世纪的物理学革命1、开始时间及条件   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造成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生产技术 18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国外市场急剧扩大. 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积累和对殖民的肆意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   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 世界市场的出现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进一步扩大了对商品的需求.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二战后,资本主义推行福利制度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局稳定 20世纪初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和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形成。 (直接推动力是二战及战后各国对高科技迫切的需要--这与前两次有别)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3、 主要影响及对中国的影响   第一次科技革命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与广泛建立;2、使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3、使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开始了城市化进程;4、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东方从属于西方5、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殖民侵略进入以商品输出为主时期 1、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3、 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第二次科技革命 1、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2、生产关系进一步调整:垄断与垄断组织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列强加紧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侵略进入以资本输出

文档评论(0)

taotao0b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