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燕山大学2160四辊热带钢精轧机组设计项目报告讲解
2160四辊热带钢精轧机组设计项目报告
学 院:机械工程学院
班 级:
组 员:
指导教师:谢红飙 张立刚
燕山大学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院(系): 机械工程学院 基层教学单位:冶金系
小组
成员 设计
题目 2160四辊热带钢精轧机组压下规程设计及F6机座辊系设计 设
计
技
术
参
数 1、原料: mm—60mm×1900mm;产品:×1900;材质:16Mn,不锈钢
2、支承辊采用;
3、精轧机组为机架连轧;成品架出口速度v=m/s;精轧机组开轧温度90℃—1080℃,终轧温度8℃。×6=36m。
设
计
要
求 1、制定轧制规程:
2、四辊轧机。 完成CAD设计图张;
2、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
3、查阅文献5篇以上。 参
考
资
料 1、孙一康编著 《带钢热连轧的模型与控制》 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7.2
2、王海文主编 《轧钢机械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6.6
3、王廷溥主编 《金属塑性加工学》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8.5
4、《机械设计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
5、曹鸿德主编《塑性变形力学基础与轧制原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
6、周纪华 管克智 著《金属塑性变形阻力》 机械工业出版社 指导教师 谢洪飙、张立刚 基层教学单位主任
(签字)
目录
一、 原料及设计技术参数 1
二、 轧辊尺寸的预设定 1
三、 压下规程制定 2
3.1、压下规程制定的原则及要求 2
3.2、压下规程预设定 2
四、 轧制力能参数计算 4
4.1、 平均变形速度的计算 4
4.2、 各轧制道次温度计算 5
4.3、 变形抗力计算 6
4.4、 轧制力计算 7
4.5、轧制力矩计算 8
4.6、轧制功率计算 9
五、 压下规程修订 11
六、 辊系确定 15
6.1、 轧辊的类型与结构 15
6.2、轧辊的材料的选择 15
6.3、轧辊的尺寸的确定 15
6.4、轧辊强度校核 17
七、轴承选用 22
八、参考文献 23
一、、、、、
其中L为辊身长度,为工作辊直径,为支承辊直径。
取
1~5机架=1000mm , =2000mm
6~7机架=800mm =1600mm
三、、、=
ε:压下率
:轧前厚度 mm
:轧后厚度 mm
: 绝对压下量 mm
热带钢精轧机组的道次压下率分配范围
机架号 1 2 3 4 5 6 7 压下率(%) 35~50 35~45 30~40 25~40 25~35 20~30 10~15 根据上表初步制定压下规程:
表一不锈钢(1Cr18Ni9Ti)
轧制道次 轧前厚度(mm) 轧后厚度(mm) 压下量(mm) 压下率
ε 1 50 32 18 0.360 2 32 21 11 0.344 3 21 14 7 0.333 4 14 9.6 4.4 0.314 5 9.6 6.5 3.1 0.323 6 6.5 4.9 1.6 0.246 7 4.9 4 0.9 0.184
表二 Q235
轧制道次 轧前厚度(mm) 轧后厚度(mm) 压下量(mm) 压下率
ε 1 60 36 24 0.400 2 36 23 13 0.361 3 23 16 7 0.304 4 16 11 5 0.313 5 11 7.4 3.6 0.327 6 7.4 5.4 2.0 0.270 7 5.4 4.5 0.9 0.167
表三16Mn
轧制道次 轧前厚度(mm) 轧后厚度(mm) 压下量(mm) 压下率
ε 1 40 24 16 0.400 2 24 15.5 8.5 0.354 3 15.5 10.8 4.7 0.303 4 10.8 7.7 3.1 0.287 5 7.7 5.5 2.2 0.286 6 5.5 4.1 1.4 0.255 7 4.1 3.5 0.6 0.146
四、、
:轧件出口速度
:变形区长度()
计算得各轧件各道次的平均变形速度如下表所示(单位)
道次 1 2 3 4 5 6 7 不锈钢 9.19 17.66 32.17 55.82 100.97 158.85 193.61 Q235 9.13 17.51 28.96 51.13 93.80 159.29 175.68 16Mn 13.06 24.56 40.53 66.27 109.66 183.61 188.93
4.2、(单位为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燃烧和灭火11讲解.ppt
- 燃烧器调试工作程序讲解.doc
- 燃油系统培训讲解.ppt
- 燃烧机采购邀请函讲解.doc
- 燃气锅炉房群控系统讲解.doc
- 燃烧控制系统及优化讲解.doc
- 燃烧理论第七讲NOx机理讲解.ppt
- 燃烧理论第一讲燃烧计算讲解.ppt
- 燃煤热水锅炉采暖讲解.doc
- 燃煤电站调试手册(终)分配版讲解.doc
- MTCNet-运动和拓扑一致性引导的 4D 超声二尖瓣分割学习-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医学图像分割.pdf
- 推理混合-教大型语言模型使用自适应策略进行推理-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推理.pdf
- 通过信息几何和量子度量重新思考大语言模型训练-计算机科学-大语言模型-模型训练.pdf
- 增强基于大语言模型的量子代码生成与多智能体优化和量子纠错-计算机科学-量子计算-多智能体-大语言模型.pdf
- 非刚性运动校正通过粗到细扩散模型进行 MRI 重建-计算机科学-扩散模型-磁共振成像.pdf
- 模块化软穿戴手套用于实时手势识别和动态三维形状重建-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动态重建.pdf
- 高级打印传感器在环境应用中的发展-走向可持续监测解决方案-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打印传感器-环境监测.pdf
- 抓握力-AGeneralRoboticIncrementalPotential 接触模拟数据集用于统一可变形刚体耦合抓取-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机器人.pdf
- 欧几里得不变量在位置-定向对之间的通用集合-计算机科学-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pdf
- 决策导向的文本评估-计算机科学-大语言模型-自然语言生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