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事故调查管理程序(试行)》讲义
ZC-CX-AQ-004-2013
事故调查管理程序
(试 行)
目 录
1 目的 3
2 适用范围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责任 5
5 管理要求 5
6 事故事件的建档、统计和通报 9
7 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10
8 附录 10
1 目的
对包括伤害或具有严重潜在危害的安全、健康、环保(以下简称“SHE”)事故进行评价及调查,找出其原因并制定纠正措施,以避免重复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长春众诚投资发展集团所属各单位,以及为其提供服务的承包商,所有关于SHE的事故。
3 术语和定义
3.1 SHE(安全、健康、环保)事件
指一个意外的或非寻常的事件,或一系列的事件和状况导致或有可能导致不幸的或不希望发生的安全后果或工艺SHE后果。
3.2 员工伤亡事故(损工、限工、医疗、急救)
3.2.1损工事故
妨碍员工在事故后的下一个日历日上班工作的任何职业工伤或疾病事故。
3.2.2限工事故
因工作伤害导致不能从事或完整地从事本岗位工作的情况。例如:被临时安排到另一个岗位,在一个永久性岗位上从事非全日制工作,不能够执行永久性指定岗位上正常分配的所有日常任务。
3.2.3医疗事故
需要由医生或在医生直接指导下的合格护士进行治疗,或接受医生的处方治疗的,但不导致限工的事故。
3.2.4急救事故
接受非处方医疗处理,如下列情况认为是急救事故:破伤风免疫,清洗、冲洗或吸皮肤表面伤口,用绷带、纱布垫、消毒带包扎伤口,热或冷疗法,刺破血泡释放压力或液体,眼罩,只用冲洗方式或用药签从眼中清除外部物质,喝冷饮以便消除热应力,用冲洗、挤压、棉花签或其它简单方式清除眼睛以外区域的血泡或外部物质等。
3.3火灾事故
指由于各种原因发生意料之外的可见明火、烟雾、爆炸、烧焦。
3.4环境事故
指发生环境污染物质的泄漏或释放到环境中,并确认为事实的事故/事件。
3.5车辆事故
指公司及公司租赁车辆所发生的导致人身伤亡、车辆损坏或者意外财产损失的事故。
3.6工艺事故
直接涉及工艺设备、物料或能量(如:热能或动能)的意外释放,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或物料泄漏、设备损坏、厂内和厂外影响或业务中断等。(如:生产中断、安全阀起跳、物料泄漏造成损失或可能导致火灾、爆炸、腐蚀、中毒、工艺介质互串等)。
3.7未遂事件
有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明确可能造成不期望后果的事件(如:对人、财产、环境、业务造成不利影响的),尽管没有实际的后果产生。
3.8 危害性物质
当某种物质被释放或是被点燃,包括燃烧时产生的化学能,因为物质本身所具有的剧毒性、易燃性、反应活性、爆炸性、腐蚀性或热稳定性等性质,能够导致死亡,不可恢复的健康影响,严重的环境污染,重大的财产损失。
工艺安全管理(PSM)中常涉及到的危害物质,如:压缩燃料气体,易燃液体,环境温度在闪点以上的可燃液体,可燃粉尘,高毒性物质等。
4 责 任
4.1 所有的员工都有责任报告事故/事件。
4.2 各单位(部门)主管领导应保证全面执行本程序,并要求本单位所有人员了解本程序的要求和他们及时报告事故的职责。
4.3直线负责人负责本单位能够如实报告事故/事件,并组织事故/事件的调查,并负责调查所有的事故及实施所有的措施以避免事故重复。
4.4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对程序的实施提供支持、审核。事故/事件进行统计、趋势分析、汇总,协助直线组织事故调查,跟踪事故的整改。
4.5 各属地直线负责人必须掌握事故/事件调查调查分析方法。
4.6 发生事故后财产损失额度由财务部门进行核定。
4.7 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工伤、劳动保险手续和劳动能力鉴定。
4.8 直线负责人负责对事故报告中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5 管理要求
5.1事故事件的初始报告
5.1.1所有可能属于伤害事故和未遂事件都将被调查。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事件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
5.1.2各级单位发生的安全健康环保事故(包括承包商和第三方事故),必须在2小时内逐级上报直线领导完成。
5.1.3 事故事件上报流程和上报级别见事故/事件上报流程图(附件1)。
5.1.4用电话、电子邮件进行的报告应包含以下信息:
——发生事故的时间
——涉及的人和物
——工伤、成本损失或释放的大致范围
——如果合适的话,包括援助请求
5.1.5所有事故/事件必须要有初始事故/事件报告,并在发生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向集团安全主管部门上报由各级单位安全负责人(包括区域经理)审核过的合格的事故/事件初使报告(附件2)。
5.1.6 事故/事件初始书面报告在公司OA办公系统中逐级上报。
5.1.7安全管理部应在24小时内审核确认,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