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第二部分)可以拷贝
Page ? * 第三节 秋季养生 一、秋季气候的特点 秋季3个月(农历7、8、9三个月). 从气候特点来看,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末消,秋阳肆虐,气候特点表现为温度仍然较高,故有“秋老虎”之说。但白露之后,北方寒气逐渐南下,秋风瑟瑟,气候逐渐由热转寒,早晚温差较大,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的阳气也随之内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之阳气,凡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调摄皆不能违背“养收”这一原则。 Page ? * 二、秋季气候对人体生理的影响 秋季的气候变化,会影响人体生理活动。一些慢性病,在夏季因天热而缓解,秋季随气温降低便有加重趋势。还有些人在秋天表现出贪吃贪睡,精力难以集中,性格阴沉、情绪低落,睡眠易惊醒,白天易感疲乏、缺少活力和创造力,喜食甜食者也增多。 据有关研究表明,秋风萧瑟,秋雨凄凉,花木凋零,有些人对这些变化极为敏感,易触景生情,引起愁绪,产生凄凉,苦闷之感,诱发消极情绪,灰色心理。 Page ? * 三、秋季养生 (一)摄起居 对于秋季的起居调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指出秋天天气较凉,既要早一点睡觉,又宜早一点起床。因为秋季晚风已凉,人体尚不能完全适应,故而早卧,顺应阳气之收,避免凉气侵袭。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 (二)增衣被 秋季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立秋之后就不要再赤膊露体了,要提防凉气的侵袭,所以民间有“白露体不露”之说。秋天气候转凉,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的太严,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意思是秋季要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由于秋季气温逐渐降低,“秋冻”能使人体的防御机能得到锻炼和激发,使机体能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御寒能力增强,有利于预防疾病。 Page ? * (三)调饮食,多食润燥生津食物 由于秋季气候干燥,人们容易得风热感冒、咽炎、气管炎等疾病。因此,秋季饮食原则是滋阴润燥养肺,顺应气候变化,调摄精神,调理饮食,做好保暖。 《饮食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可多吃些滋阴润燥养肺的食物,如芝麻、雪梨、荸荠、龙眼肉、蜂蜜、银耳、苹果、香蕉、葡萄、菠菜、萝卜、藕、百合、豆制品等。 比较经济的方法是,以雪梨2个,连皮洗净,切成小片,加水3碗后煎成2碗,取大米25克,煮粥食之。除了饮食调养外,可用中药麦冬(或沙参)30克,加入大米100克煮粥服食,一天两次,有滋阴润燥,止咳生津的作用,对秋燥诸症的防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Page ? * 秋季饮食选用滋燥的食物来调养身体,少食辛辣之品。 例如: ①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适量炖服,功能:滋阴补肾润肺。 ②老鸭一只,沙参50克炖服,功能:滋补肺肾。 ③黑芝麻15克,捣碎,和蜂蜜适量调服,功能:滋阴润燥。 ④红枣10个,梨1只(洗净切片)炖服,功能:滋阴益气,润肺健脾。 ⑤鸭蛋1个,打匀,兑入适量冰糖水,蒸熟服用,功能:滋肾润肺。 ⑥银耳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同煮粥食,功能:滋阴润肺,健脾止咳。此外,平时多食用些萝卜、莲藕、生梨、海带、芝麻、银耳、甘蔗等柔润之品,亦可起到护津的作用。 Page ? * (四)秋季宜养肺 1.常笑宣肺:中医认为“忧伤肺”,所以金秋养生应心情开朗、常想常做令人快乐的事。步行山峦田野之中开怀大笑,或经常听听相声、说说笑笑、自己找乐。因为,笑能宣发肺气,调节气机的升降,消除疲劳,驱除郁闷,还可使机体的血液循环加快,心肺气血调和,对身心健康极为有益。 2.沐浴益肺:中医理论认为“肺外合皮色”。金秋季节勤沐浴有利于血液循环,使肺与皮毛气血相通,起到润肤、润肺的作用。浴水温度最好在25℃左右,不宜过分揉搓,以浸浴为主。 3.水养肺:水为生命之本,秋天干燥的气候,使人体大量丢失水份,所以,补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天至少也需饮水2000毫米,才能保证呼吸道润滑,减少损伤。 Page ? * 4.药膏养肺:对秋燥症状明显的人,可以通过进补中药药膏来达到润肺的目的。 (1)贝梨膏:川贝母粉10克,雪梨汁1000克,阿胶500克,共蒸熟,每次10克,日服两次,可滋阴润肺,治久咳不愈,痰中带血,鼻中出血。 (2)八仙膏:生藕汁、生姜汁、梨汁、萝卜汁、芒果汁、竹沥、甘蔗汁、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