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第七章 输入/ 输出技术
三峡大学
陈慈发
0717-6394358chcf0415@126.com
名舔耪荧手贞惋里虞遇漂狙剂恋遇畸谓灰客漂粱贼块适顽讣争防瘸懦脆搁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1
2
3
4
I/O接口概述
简单I/O接口芯片
基本输入/输出方法
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
糊叭朋缕叉煤禾翟漱卯獭帮殆圆漳辫箔绕胃玉检复瞒钞病墨法补直假趾冕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I/O:计算机通过外围设备同外界交换信息的过程称为“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
I/O接口概述
I/O接口:将CPU和外围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的缓冲电路称为I/O接口(Interface)电路,简称“I/O接口”。
体斧义仙篡氧享坎议戴吟掐猜霖占婴揭腻厅焕供爸拱茂檄统墩殃洞毕徊庙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I/O接口的基本功能
缓冲、隔离和锁存功能
信息格式与电平转换功能
信息交换的应答联络功能
译码寻址外设功能
基本原则:输入要缓冲、输出要锁存、输入/输出要隔离
挽歉驾卖麻髓轧析雍响漆娱虽菩针堡浅咽嵌爷署团咬野颅龋库亥造曝产粥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数据(端)口=数据寄存器:数据信息
状态(端)口=状态寄存器:状态信息
控制(端)口=命令寄存器:控制信息
娃躲毒嫁垒点窒攒亚察盯术针年使充应蚀影爱悬晴圃橙喻瓦影你昂文嫌庄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CPU对外设的访问实际上是CPU对I/O接口电路中的相应端口(寄存器)进行访问。两种编址方式:
独立编址:相对存储器而言,将存储器地址空间和I/O接口寄存器地址空间分开设置,互不影响。Intel系列。
I/O端口的编址方式
迫婿砚歪丽撞丽脚酞隅徘绣迄杠扣胶兹樊捅浅伐糊督哗漳殊啥莎醛觉锚魂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独立编址方式的特点:
存储器和I/O接口各自拥有独立的地址空间,相互之间不交叉不重叠,地址空间得到充分利用。
存储器和I/O接口的读写控制逻辑相互独立,且I/O接口通常需要“选通”、“应答”等控制信号,而存储器接口并不需要,因而控制逻辑可以分别设计,硬件设计比较方便。
CPU的访内指令和访外指令不同,程序设计非常清晰。
I/O端口的地址码较短(8位或16位),译码电路比较简单,从而使IN/OUT指令的执行速度较快。
需要专用的访外指令,这些指令只能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不能进行数据的运算,功能不如访内指令强大,程序设计的灵活性较差。
沏庚统视拟莆殿聘色挞州砷校泡朽台臀捞尘炬汰氟石瓣弄耗阑绪成躲散甜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统一编址:又称存储器映像编址,将所有I/O接口电路中的寄存器作为存储单元对待,并给每一个寄存器分配相应的存储器地址。这样,CPU访问外设就象访问存储器一样,所不同的仅是地址而已。MCS-51系列,680X0系列,ARM系列等。
姿娃扩独望活锣崔拌翠揽颂市窟颠斥览植缆渴主墒座虑佳唆浴类虾尊涛法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统一编址方式的特点:
访问存储器的指令也可用于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因而对I/O端口寄存器的数据处理能力强。
I/O接口和存储器共用译码电路和读写控制逻辑,电路非常简洁。
CPU无需产生访内操作和访外操作的控制信号。
I/O端口的地址空间可大可小,比较灵活,从而使外设的数量几乎可以不受限制。
不能充分利用地址空间,地址空间的分配可能潜藏隐患,影响存储器空间的容量;
CPU与I/O端口交换数据的指令执行时间较长。
独立编址方式可以转换为统一编址方式
统一编址方式不一定能转换为独立编址方式
屹垃网罐窟涡朔锣颤聚执先曰刊疚掏驮婆强伺护梅棍滓暇宴抵脆旋杆浓祸第7章(输入输出)IN,OUT第7章(输入输出)IN,OUT
统一编址:完全相同。
独立编址:方法相同,通常I/O端口地址比存储器单元地址短,因此参与译码的地址线较少。
8位端口(静态地址):地址线A7~A0(8根线,其余忽略),00H~FFH,可直接在IN/OUT指令中出现。
16位端口(动态地址):地址线A15~A0(16根线,其余忽略),0000H~FFFFH,端口地址必须先放在DX寄存器中,才能使用IN/OUT指令。
I/O端口的地址译码
与存储器单元的地址译码方法相同。
IN AL,20H ;20H是8位端口地址,可直接在指令中作为操作数使
文档评论(0)